第109章弱國無外交
109
【1129年正月,金軍又開始攻下徐州、淮陽等地,趙構貪生怕死逃亡至杭州,五月,移駕建康,那麽此時的嶽飛剛剛回到開封府,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他不想撤,國土丢一寸再想奪回來就難了,可惜杜充不聽,官卑言輕的嶽飛沒辦法,隻能跟着一起撤離開封府,次年開封府便淪陷[1]。
】
【也是這一年,趙構逃到建康、又逃到海上躲避金軍,杜充面對金軍不敢抵抗,棄建康,降金。
他們隻想逃,那嶽飛呢,已經放棄過開封府一次,難道這一次又要放棄建康嗎?不,他決定脫離杜充,獨自應對敵軍,這一年也是嶽家軍成立的第一年。
】
【嶽飛掉頭跟在金軍身後,找尋機會,讓劉經帶千人夜襲溧陽,順利收複溧陽縣城,之後又六戰六捷;1130年,嶽飛收降因政局混亂被迫為匪的隊伍和被金軍強征來的百姓,隻要在這一帶提嶽家軍,都積極來投奔,嶽家軍的威望就此傳播開來。
[2]】
【同年五月,嶽家軍大破金軍,收複建康。
斬敵軍三千人、俘虜敵方軍官就有二十多人[3],這也是嶽家軍第一次大捷!】
【這一年,嶽飛終于見到了趙構,嶽飛上奏:建康為要害之地......,趙構看了他的奏章,深以為是,改變張俊原議,賜予嶽飛金帶、馬鞍等[4]。
】
【暫且不論趙構能不能看懂,我隻要想到嶽飛那時肯定很高興,他以為這個皇帝終于清醒了。
一想到這個情形我就很想罵趙構,一邊想同金軍議和,一邊卻又吊着武将為他打天下,比渣男還可恨。
】
【又想到有人曾戲言說:如果将趙構換成劉阿鬥,宋朝都能一步步好起來,趙構你真該死,你和隋炀帝一樣該死!】
劉阿鬥?嬴政想起天幕之前說的這個人,他搖了搖頭,宋朝可缺的不止是聽話的皇帝。
扶蘇忍不住吐槽,“這樣一個隻懂得吃喝玩樂外加投降逃跑的皇帝,能聽懂嶽将軍的話嗎?”
文武百官還是第一次見扶蘇這樣有失風度,但他們卻恨不得點頭,公子說的很對,就這樣一個皇帝能聽得懂什麽?
劉徹也點頭,這樣一個昏君還真的不如劉阿鬥聽話。
衛青等武将想象出那樣一個場景,他們在前線打仗,後面有個皇帝拖後腿想要議和,聽得他們拳頭硬/了。
劉阿鬥隔了許久再聽到自己的名字,他興奮起來,這次天幕沒有罵他,不,天幕從來都沒有罵過他,隻是他自己心裏過不了自己那關,他以為自己是為蜀國官員好,卻.....
諸葛亮拍着他的腦袋,安撫他幾句,比起隋炀帝和宋高宗,劉阿鬥确實強不少,倒也不必太妄自菲薄。
李世民想象那一個場景,武将在前線抛頭顱灑熱血,而居廟堂的皇帝和臣子卻一心議和,這樣的場景隻憑想象就讓人異常憤怒,他憤然捶桌,“實在是恬不知恥!”
宋朝
趙匡胤臉上的笑轉瞬即逝,他嗤地一聲,“拿劉阿鬥同趙構比都是侮辱人家了。
”
劉阿鬥起碼聽話,也不會殘害忠良,趙構他有什麽?怎麽當年靖康恥就獨獨漏掉了他?
他真是恨不得宋朝在那個時候就滅亡,省的他再聽這些糟心的事情,就連兩漢也有過中興,宋朝有什麽?
建炎年間
趙構拍案而起,滿臉怒色,“竟然拿那扶不起的劉阿鬥同朕一起比較,天幕你的眼睛是不是瞎了?!”
隻可惜天幕根本不理他,讓他的怒火無處可發。
一旁的宮人和臣子谄媚極了,“官家,說不定天幕就是嶽飛他們制造出來的東西來禍亂我大宋的。
”
越聽下去趙構的眼睛越亮,是啊,他怎麽沒想到這點。
嶽飛想起那時的自己,再低頭看看雙手被鐵鏈拴着的自己,他苦笑幽幽嘆了一聲,背脊仍然挺拔伫立站在那。
朱元璋,聽話的皇帝固然重要,最重要的還是皇室脊梁不能折,一旦折了一輩子就再也直不起來。
康熙目光掠過幾個兒子,他握緊拳,想起最近正在開的海禁,他焦慮地鎖緊眉心,不知是福還是禍。
【不管嶽飛怎麽想的,仗總要繼續打,1130年六月,嶽家軍擊敗叛将戚方部衆;八月接到救援楚州的诏書,前往承州與金軍開戰,隻可惜嶽家軍供養不足、孤立無援,雖三戰三捷但還是沒能挽救楚州,九月楚州被攻陷,此時的嶽家軍糧草已盡被迫放棄泰州、渡江駐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