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8章 弱國無外交

首頁
    第108章弱國無外交 108 【既然講到嶽飛了,那便說一下他吧。

    1103年,嶽飛出生于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他出生時有大禽若鹄、飛鳴室上,所以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當然啦,這種傳說聽一聽就好,像漢高祖劉邦也有傳說是其父夢見一隻蛟龍趴在妻子身上,随後就槐蔭生出劉邦。

    】 【這個暫且不論真假,嶽飛少年時期喜愛兵法,曾拜周同、陳廣為師,學習騎射、刀劍槍法,還有記載說嶽飛天生神力,這不就是妥妥的将帥人才嗎?】 【在那個時代,誰不想抵禦外敵、報效國家,嶽飛也是這麽想的,1122年,二十歲的嶽飛開啓了他的軍戎生涯,這一年,年僅二十歲的少年就帶着百騎平定了陶俊、賈進之亂[1]。

    】 【之後嶽飛父親病故,嶽飛回去守孝,1126年,嶽飛從外回家鄉,目睹金人燒殺搶掠的惡行,他決心投軍,嶽母也深明大義,在嶽飛背後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随後嶽飛便投身到抗金前線[2]。

    】 【1126年冬,嶽飛奉劉浩的命令,前往李固渡偵查,随後遇見金兵,嶽飛帶着三百人擊退敵軍,後又在滑州的戰場上,以百騎打敗敵軍;之後嶽飛随劉浩納入宗澤麾下,随軍作戰,十三戰,屢戰屢戰,遷為修武郎。

    1127年,身先士卒,追擊金軍數十裏,遷為武翼郎[3]。

    如果這個時候嶽飛是大将軍、大元帥,怕是金軍也不能攻入開封府出現靖康之恥,那可是嶽飛手下的嶽家軍啊!】 【嶽家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更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4]’的口號。

    金人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撼山易,撼嶽家軍難[5]。

    】 嬴政的臉色好了一點,終于不是講那昏庸無道的宋朝皇室了,他挑眉,竟然能讓金人說出這樣的話,嶽飛真乃神将,這樣的人才要是在大秦就好了,有這樣的統帥加上大秦百萬雄兵,橫掃天下隻是時間問題,真可惜。

     蒙恬仰頭,仔細看着天幕給出的嶽飛的畫像,真想同這樣一位将軍把酒言歡,他也十分喜歡《滿江紅》中那句:笑談渴飲匈奴血,豪情萬丈。

     劉邦聽到自己又被提起,他按着眉心,這樣的事情就不用往外說了吧?再說了他為天子,和龍扯上關系怎麽了? 劉徹忽略掉天幕說曾祖父的話,眼睛冒光,喃喃地重複最後一句,憤然開口,“這樣的将才怎麽就給了那等昏君!”這樣的将才合該在他大漢才是。

     其他文武百官瞄着衛青和霍去病兩人,迫切地想在他們臉上看到些什麽,但兩人表情絲毫沒變,霍去病撇嘴知道這群人在想什麽,他和舅舅怎麽會酸呢?這樣的人才如果能和他們一起守護大漢江山那是再好不過了。

     霍去病甚至想同這位嶽飛将軍比試一番,看看是他的槍法好,還是嶽飛的神力強。

     李世民道了一聲好,這樣的人才,唉,怎麽就在宋朝? 貞觀群臣也都面色緩和,他們也同樣愛惜百姓,嶽家軍能做到如此,是該敬重。

     宋朝 趙匡胤擦掉嘴角的鮮血,天幕的話沒有讓他笑出聲,他滿眼愧疚地看着天幕,嶽飛、嶽家軍啊。

     趙匡美沒注意到皇兄的眼神,他和趙德昭兩個侄子對視而笑,“有這樣的将才,大宋有救了!” “是啊。

    ”趙德昭也點頭,能讓金人說出那樣的話,嶽家軍實力定然不差。

     他們的眼睛裏都帶着希望,趙匡胤聽漸他們的話,捂着唇咳嗦起來後垂眸,不發一言。

     宋朝的其他皇帝眼睛也迸發出亮光,有這樣的軍隊,他們大宋還能不贏嗎? 宋哲宗的心卻沉入谷底,天幕之前分明說趙構隻想和談,這樣的将領怕是會...... 他又捂着胸口咳嗦起來,看着手帕上的血色,他真切地希望這樣的人才要一直活下去,哪怕不能繼續打仗。

     建炎年間。

     趙構聽見嶽飛被天幕單獨提及,他心中不滿,一旁的宮人見他不滿旋即開口,“官家,嶽飛哪裏能比得上您,撤他的職還不是您的一句話?” 這樣的話很大程度地安撫了趙構的嫉妒心,他搖了搖頭,“饒他一命。

    ” 天幕之前都說嶽飛能打贏追擊他的人,他現在還不能殺嶽飛,哼,等金人不再攻宋,就是嶽飛的死期。

     嶽飛聽到自己的往事,他眼中思念一閃而過,不知母親、妻子現在情況如何,有沒有受他牽連。

     此時戰場上的嶽家軍所有人仰頭看天幕,聽到天幕誇他們,所有人面紅耳赤,不過一瞬有人突然哭泣,“我好想念将軍。

    ” 其餘人收起了笑臉,滿臉擔憂,不知将軍此時情況如何,他們還等着将軍回來帶領他們殺敵。

     朱元璋正在感嘆,就聽見朱棣開口,“我們老朱家也要有朱家軍!” 他抽着嘴角,朱标也輕笑搖頭,有這樣的志向不錯,隻是想做到卻很難,隻希望他能不忘初心。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