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不要杜絕這種?
東漢末年,有認義父的人盡量減少自己的存在感,眼中閃過其他人剛剛看向自己的眼神,他心中惱怒,認義父怎麽了,別人都這麽做,他為何不可?
也有認義子的,像是劉備尴尬極了,諸葛亮一眼就能看出他在想什麽,“主公不必憂慮。
”
何況劉封跟着劉備的時間很長,如若因此将人遣走,必會引起騷亂。
有一些想要認義父的人也紛紛停止了自己的想法,決定再看看,如果被記在史書上,那才是一生污點,沒看見呂布都被後世編排成什麽樣子了?
三姓家奴,啧啧。
呂布被天幕正名不是‘三姓家奴’後才冷靜下來,重重哼了一聲。
李世民這下心中更是難受,隋唐時期不正是說的他大唐,眼前一黑,難道除了唐僖宗還有別的皇帝也認義父了?
朱元璋再次哼了一聲,幾個兒子瑟瑟發抖,除了朱棣,朱棣昂首挺胸,他将來可是要做征北大将軍的,他兒子才不會這樣。
【我們回來接着說董卓這個人,在黃巾起義之前就出現了董卓亂政。
戚宦之争結束讓董卓鑽了空子,順勢從涼州抵達京城,奪取政權,并且廢黜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也就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
】
【所以在曹操之前還有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4]’,董卓遷都長安,自封太師,掌控朝政,正是春風得意之際,被王允和呂布刺殺而死,所以說因果循環,報應不爽,董卓引誘呂布殺丁原的時候是否能預示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被被呂布殺死?】
【現在大家一提起呂布都知道他‘三英戰呂布’的,可是沒有确切的史料證明這件事是真的,反倒是因為他先殺丁原後殺董卓,被人诟病千載。
】
【回到前面,讨董卓之戰結束,各地軍閥紛紛發展自己的勢力,公元197年袁術稱帝,最後被劉備和曹操所滅,公元194年,各地戰火紛飛,公孫瓒擊敗劉虞占據幽州,最後被袁紹滅亡,呂布奪取曹操的兖州失敗,依附劉備後趁機奪取徐州,最後被曹操抓住将其殺死,劉備則是依附袁紹,後逃到汝南建立自己的勢力[5]。
】
【是不是很像大亂鬥,難以想象連這些軍閥統治者都四處逃亡,百姓又是何等的境地。
】
嬴政已經聽多了天幕同情百姓的話,也不再表示不認同,畢竟之前百姓抓捕六國遺族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劉徹簡直不想再聽,‘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那個皇帝當的還有什麽意思,劉氏子孫終究是落到了這個地步。
東漢末年的百姓此時正在四處逃亡,聽見天幕的話他們跪在地上,哭聲震天。
“求求天幕給我們指出一道明路吧!”
“我們實在是受夠了這樣的日子。
”
這些人衣衫褴褛,臉上蠟黃,身體瘦弱,此時紛紛大哭,有人甚至已經哭暈過去,之前天幕抽良種的時候他們就想,如果誰能抽到良種他們就去投奔誰,可是沒有,竟無一人抽到,讓百姓們迷茫不已,他們究竟該去投奔誰啊?
李世民眼睛濕潤,見識過隋末亂世,他早已該習慣,可是聽聞百姓的苦狀,仍是難受的很。
朱元璋也撇開臉,掩飾住眼周的紅色。
所有聽見亂世慘狀的詩人紛紛動容,隻可惜他們不能為那個時候的百姓做些什麽,這樣的情況讓他們頹然。
讓他們知道,卻又不能改變,心中驟然升起一種無力感。
【在這些勢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曹操和袁紹,袁紹大敗田楷、公孫瓒等人,并四州,雄霸河北,曹操四處征戰,組成了著名的‘青州軍’,後又控制了兖州,然後也出現了和董卓相同的操作,奉立漢獻帝于許昌[6]。
】
【不過人家可不像董卓,人家說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7]’,意思是尊天子向那些不受臣道的臣子發號施令,以朝廷的名義讨伐其他人,放在史書上誰不說一句曹老闆大氣呀,而且人家一輩子都是漢臣,一直沒有稱帝,風評和董卓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嬴政仰頭,思索着最近的種種,在天幕還未出現之前他的名聲可謂是令人聞風喪膽,各地也掀起大大小小的騷亂,但從天幕出現之後,他的名聲瞬間好起來,百姓也更加心向大秦。
雖然他不屑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如若助他完成大業他也勉強能用一些迂回的手段。
劉徹現在不罵董卓了,開始罵曹操,一口一個曹賊,知道最後曹丕還逼漢獻帝退位,更是罵的很難聽,什麽‘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狼子野心[8]昭然若揭[9]!
東漢時期其他人也都在暗地裏罵曹賊,卻在得知曹操風評極佳的時候他們破防了,連曹賊這種人都能留名青史,他們真的不服!
曹操噎住,面紅耳赤,雖然下屬都不敢看他,但耳朵卻能聽見啊。
要說他真沒有稱帝之心他自己都不信,可是,曹操心裏委屈,他最後不還是沒有稱帝嗎,這也不行嗎?
李世民咳了咳,也想起玄武門事變。
朱元璋撇了撇嘴,都是亂世過來的,曹操心裏想什麽他也知道,他想知道自己以後的名聲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