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覺苦

首頁
    ,敢問郎君尊姓大名?” “姓孟,字覺苦。

    ” “果真是個好名字。

    值此亂世,本就生計艱難,萬靈皆苦。

    ”她頓了頓,還誠意十足地提及,“便如一擲乾坤的曹司空也曾作詩感慨,‘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②’。

    ” 聞此,孟覺苦當真生起幾分興會,耐人尋味地打量着季蘅。

     他忽想到佟氏那天遞信時所言:“不必太過擔憂,我也算看着五娘子長大,知她是個面冷心善的,隻要你不願意,她絕不會勉強什麼,到底是良善憐恤之人啊。

    前些年災荒不斷,鄉裡皆難捱,也是娘子她勸說老夫人開糧倉救濟,共渡難關,任誰都念着她的好。

    ”③ 起初孟覺苦并未放在心上,以為不過是士族為嫁女吹捧出來的虛名,如今眼見為實,這甄五娘果然不同凡響。

     他不禁打趣:“你小小年紀,理應對着一池落花悲秋才是。

    ” 季蘅卻答:“萬物并作,有何可悲?有這功夫,倒不如先哭一哭我們自己。

    ” “我們?” “二十年不過一場大夢,醒來方覺,浮世無常,人間疾苦。

    ”她近乎釋懷地笑了笑,“所以,我很喜歡你現在的名字。

    ” 孟覺苦的眸子由暗轉亮,不無遲疑:“你我之前,應當從未見過。

    ” 季蘅沒答話,環視了一圈院子,隻問:“我有些口渴了,可否賞碗茶水喝?” 屋内彌漫着淡淡的草藥氣味,兩人對坐窗下,面前銅釜裡的水初沸騰時,孟覺苦取了一些生葉。

     季蘅左右巡睃了幾眼,這裡的陳設簡樸得一覽無餘,沒什麼好看的,最後将目光落在對面的男子身上,麻衣粗布,束發以簡單木冠,雖在病中,舉止卻不失端正。

     哪怕此刻骨瘦嶙峋,形容枯槁,整個人散發出的氣質,仍是遠離市井江湖,極具威儀。

     她鼓足了勇氣,才順利開口:“是我自作主張,想來看望你,并無惡意。

    ” “明月當空人盡仰。

    ”孟覺苦垂目,讓人捉摸不清神情,“娘子未免太瞧得起我。

    ” 聽這意思,他果然看懂了那是一個“昂”字。

     “其實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季蘅的眼睛水淩淩的,至少看上去很真心誠意,“那隻是一個美好的期望罷了。

    ” “期望?” “你該聽過呂不韋奇貨可居的典故。

    ” 孟覺苦啞然失笑:“好,你這丫頭很有意思,隻可惜,我的身份卑賤,唯恐不能令你遂心如願了。

    ” 得到這樣的答複,季蘅的心髒不由鉛塊似的沉沉一震,她暗自捏牢了玉玦,半晌才吐出兩個字:“何解?” “軍中良将甚多,自生自死,我都未曾見過曹昂,于軍中絕大多數人亦是。

    ” 他回憶得雲淡風輕。

     “算我命大,那日戰敗逃至江邊,被激流沖走,又獲孟父所救,這才死裡逃生。

    至于玉玦,是家母昔年所贈的歲禮,不過尋常玉石,或許能換得幾鬥糧,可惜再貴,也不及四百金,娘子深居閨中,禀性純良,想來定是被歹人愚弄了。

    ” 外頭起了風,木窗子潮乎乎敞着,沁人心脾的氣味撲面而來。

     季蘅不由偏頭望去,多美的景緻啊:高天青遠,白雲悠悠,滿枝的金黃色小花趁風紛飛。

     可她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失落,又參雜着幾分如釋重負的輕松,于是自顧自地一聲歎息,世之美好,方如夢之初醒。

     待她回首,未料孟覺苦也正脈脈看着自己。

     男子的瞳色有些淺,日光下像碗濃稠的糖漿。

    他微張了張嘴,剛想繼續說些什麼,卻被自己一陣急促的咳嗽打斷了。

     “咳咳咳!” 季蘅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過界,憂愁輕皺了下眉,很快又恢複素日的沉着:“此番久叨擾,都快忘記郎君仍在病中,失禮了。

    ”她把玉玦輕輕擱還席邊,“既非稀罕物,我也沒什麼興緻了。

    你早些将息,隻記着還欠我的。

    ” “如何欠你?” “你以為自己這條命是靠誰家銀兩才撿回來的?此行我還帶了些滋補的藥材,已交至孟碩夫婦料理——泥菩薩,你要是不要?”季蘅起身欲走,故意捏着嗓子,蠻橫道,“遙想當年,靈辄倒戈報恩,淮陰一飯千金。

    而你,既無身份,更無靠山,我便不奢求什麼逆天改命的回饋,等病好全了,就該乖乖到甄家為奴還債,可對?” 孟覺苦愣了一忽兒,然後輕聲笑了:“遵命。

    ” 及至季蘅踏出院門,缦雙趕忙迎上前:“娘子怎待了這樣久,讓奴婢好生擔憂。

    ” 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已是不妥,若非孟覺苦病得孱弱,斷不敢任由娘子獨自進去的。

     “沒想到說話頗投契,就多聊了幾句。

    ”這會兒她倒像心情大好了,“那些東西都送到了?” 缦雙颔首:“已全數交到孟碩手裡了,還讓細寶捎帶到莊子的菊園,挑些别緻的,給您帶回家,免得夫人們盤問。

    ” “好。

    ” “娘子可問出結果了?” 季蘅意味深長地回頭望了眼那茅草小屋,反刍着方才兩人的對話。

     那孟覺苦舉止不凡,在曹軍帳下必定不是無名小卒,而提及司空長子“曹昂”時,他竟敢直呼大名,語氣冷靜且克制,偏偏又強調未曾見過曹昂——反倒像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一時我也說不清楚,但他的身份決計不普通,再看吧,往後的日子還長,誰說得準呢,且得随緣。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