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曹操心大,不僅睡着了,還睡了不止一個。
城外。
除了核心層的官吏跟着曹操,其他百官齊聚。
他們站在觀禮的人群最中間,兩側和後方,都是曹軍,槍戈林立,軍威顯赫。
往兩側繼續延伸,是來自天下各地的士族,使節。
站在外圍的,則是數之不盡的民衆。
整個城北的空地上,人如海,旗如潮。
咚!咚咚——
曹魏以武立國,開國大典,也以軍鼓為号。
鼓聲中,鄭玄,荀彧先走上城頭。
曹操單手托起王袍下擺,另一手按劍,從城門下,一步步登階,走上城頭。
入目便見到城外萬衆彙聚。
護持京畿的曹魏大軍,千矛萬戈,寒光耀眼。
“大王!大王!大王!大王!”
曹操一登城,數萬強軍的呼喝,驟然響起。
開國君主的号召力,從來無可比拟。
尤其是曹操這種從亂世打出來的君主,多次親征,指揮參戰。
大魏的各路兵馬,對他的擁護,近乎狂熱。
看見他出現,便有軍伍熱血上湧,玩命的呼喝。
那聲音讓天地雲開,山河震動。
曹操站在城頭,掃視下方随他打天下的這些兵馬,心緒亦是有些激動。
他擡了下手,下方馬上鴉雀無聲。
那種舉手投足,便能号令萬軍的威勢,讓各方觀禮的人霎時頭皮發麻,屏息凝神。
曹操低沉,厚重的聲音,在每個人耳畔響起:
“自董卓謀逆,舉兵沖擊洛陽,天下大亂,至今已曆十載有餘。
”
“彼時天下混亂,各地并起,民不聊生,百姓倉惶祈食,流離失所。
操遂放棄往日閑散的生活,聚兵與各方征戰,隻為重定天下,九州得安。
”
“凡我大魏麾下,曆年征戰,随我讨董卓,敗袁紹,破呂布,除袁術,定劉表,掃擊四方外寇,至今,我大魏軍伍死傷逾二十萬衆,終讓百姓歸治,護我漢土,不為外族所擾。
”
“今,本王要告訴這天下,十三州亂黨盡俯首,我大魏橫掃天下無敵。
千萬民衆已各得其居,重歸安泰。
”
“時天下複治,正告天地,我大魏就此立國。
朕為天子,執掌天下,号令萬邦!”
“朕,宣我大魏開國!”
曹操在城頭按劍,左右緩行數步,目光淩厲:
“朕領大魏,當豎我國威,試問天下,誰敢不從!”
“陛下!陛下!陛下!”
下方數萬軍伍,同時揚起戈矛。
前方,百官齊跪拜,三呼陛下。
這就是‘君王’往‘帝皇’的轉變,稱呼也發生變化。
曹操在城頭,緩緩張開雙臂。
後方,荀彧也帶領一衆近臣跪地。
城下,觀禮的百姓亦紛紛跪倒。
數十萬人,異口同聲的呼喝大魏,呼喝陛下,聲徹雲霄!
待萬衆重新安靜下來,曹操又道:“朕任荀彧荀文若,為我大魏百官之首。
”
“再封黃忠黃漢升,為定西将軍,總領西部全軍,為朕大将。
”
“以趙雲趙子龍為征北右将軍,以張遼為征北左将軍,太史慈為征東将軍,曹仁曹子孝為鎮南将軍,夏侯淵,夏侯惇為大将……”
将領的名單很長,曹操各有任命。
“典韋,朕賜字惡來。
他曆次征戰,裂陣斬将無數,為朕親軍首将,許褚許仲康為親軍副将……”
“以郭嘉郭奉孝為軍師祭酒(總參),以荀攸荀公達為禦史,督控諸事,以程昱程仲德為衛尉,賜九卿秩……鄭玄鄭康成為太學之首,領天下學子。
”
曹操朗聲宣讀各項任命。
而後由鄭玄取出記載着衆人名字的簡冊,扣響禮樂編鐘。
城頭搬上一尊大鼎,鼎内燃香,青煙上升,有直達天聽之意。
這是祭告諸天,曹魏要以這套班底,治理天下,建立新朝。
轟隆隆!
就在這一刻,異象乍現。
曹魏開國,氣運沖霄。
天地仿佛在給出回應。
邺城上方,太陽發出萬重金光,每一寸空間,似乎都變得更為明亮。
有金色的光暈,照在地上,恍如陽光澆築的金蓮盛開。
這叫陋室生輝,地湧金蓮,是古來祥瑞的征兆。
郭嘉小聲道:“鄭司農好手段。
”
戲志才訝道:“這是鄭司農弄出來的?感覺是真的天地氣息變化,并非人為。
”
郭嘉:“他被陛下封為太學之首,天下學子之師,得了多大氣運?我猜必是這老頭的手段,讨陛下歡心的。
”
“你二人噤聲!”荀彧在一旁道。
郭嘉,戲志才,除了怕曹操,就是對荀彧這位頂頭上司格外敬重,聞言便停止了交談。
曹操也在觀望天地氣象。
眼前的祥瑞變化,可比當年的袁術之流立國,射殺假蟒,要高明了不知多少。
這時,人群忽然大嘩。
遠處的蒼穹上,紫氣橫空,如一道大潮,鋪天蓋地的往邺城方向湧來。
在那遮天蔽日的紫氣深處,有一個橫亘蒼穹的身影,翻騰起落。
“紫氣連天!”
“那是什麼?”
“紫氣裡有東西!”
萬衆都在矚目天壁上由遠而近,大潮翻騰的紫氣。
而在紫氣裡,那個巨大的身影,不斷接近。
這一刻,邺城上空,天地變色!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