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皚皚,山壁高聳。
在山壁下方,道尊騰空而起,以掌拍擊山壁巨門。
曹操通過圖騰之龍,也弄清了這門的開啟方法。
需要他和道尊配合。
那迷霧裡獲得的仙墟古經,蘊含人體三百六十竅的修行之法,與一年的天數,隐然呼應。
道尊以修行仙墟古經所獲力量,對應轟擊那門特定的位置。
整個山體都在震動。
一股磅礴到無法想象的力量,因為這巨門的震蕩,而逐漸擴散。
道尊的手,轟擊在那門上,發出洪鐘大呂般的鳴音。
常人不可見的層面,圖騰真龍,也攜帶着人道氣運,在撞擊那大門。
兩者連續撞擊下。
那閉合了也不知多少歲月的山門,正在緩緩開啟。
讓人驚訝的是,這麼龐大的石門,開啟過程居然沒多大動靜。
道佛兩脈之人,在下方旁觀,心神俱震。
那門慢慢打開一條縫隙。
比起門庭的大小,雖然是一條縫隙,已可供人通過,寬達三尺。
道尊從半空落下來,給圖騰真龍傳聲:
“進入這門後,我們兩個不能分開。
門很快會閉合,想重啟,須我二人合力。
否則打不開這門,我們會被困死在門後。
”
“你我進去,其他人在外等候,讓佛教徒在前探路。
”
其實不用他們推動,佛教徒已在對阿濟摩請命,要求進入門後。
他們在這裡探查百年,沒有半點進展。
門開,死也要進去看個究竟。
佛教徒在阿濟摩點頭後,蜂擁進入那扇開啟的門庭。
最後進去的是道尊和圖騰之龍。
左慈和南華等人,被道尊命令留在外邊。
但兩人心癢難耐,從大門的縫隙,往内眺望。
随着門庭的開啟,陽光順着縫隙,照入門後的空間。
能看見門後是一條筆直平整的古路。
那路面,似是青銅所祭煉,往前延伸,不見盡頭。
在古路兩側是翻騰的濃霧。
左慈從門縫裡往内觀望,見到這一幕便明白過來。
從山體開鑿路徑,進入山腹,隻能進入迷霧充斥的區域。
隻有開啟這扇門,走的才是正路,能越過迷霧。
左慈心忖那迷霧裡充斥古經的聲音,傳授開門之法。
這裡在更古老的時間前,究竟是什麼地方,似乎并不禁止人進去!
前提是你能打開這扇門,具備超越世俗的力量。
大門後。
道尊和圖騰真龍走在最後邊,前方是阿濟摩和佛教衆。
曹操通過圖騰真龍,同步得睹了門後的情景。
門後的道路,有三丈左右的寬度,不知建于何時,通往何處。
随着深入,古路兩側的霧氣,越來越濃,翻騰不休。
唯獨古路上,沒一點霧氣。
兩者泾渭分明。
圖騰真龍此時收縮身形,探爪落在道尊肩側。
兩者來到古路邊緣,往下看了看。
濃霧遮目,難以看到下方詳情。
“你發現沒有,前邊的佛教徒,在減少…”
“霧氣裡有東西,把佛教徒拖了進去。
”
曹操和道尊傳聲交流。
前方,佛教徒似乎也發現了危機。
他們各顯神通,口宣佛陀之名,身上發光。
有人還顯出近似多臂法身的神通,通體金燦燦,佛音大作,身畔經文流轉。
但未知的危機,并未消除。
繼續前行,佛教徒持續減少。
詭異的是,消失的佛教徒,全是憑空不見的,沒一點動靜,突然間就失去蹤迹。
不過道尊,圖騰真龍在古路上前行,卻是沒遇到異常,走的意料外的順遂。
大概半個時辰後,前方出現了青銅路的盡頭。
這時佛教徒隻剩阿濟摩等七八個人。
古路在前方是斷裂的,沒有了延續。
但站在古路盡頭,能看見更深遠處的情景。
迷霧已經消失了。
前方是一片巨大的空間,彼端是一面山體的立壁,很像一個門樓。
其上方雕梁畫棟,呈門庭狀!
但門下的立壁通體平整,沒任何縫隙入口。
如果是門樓,應該有繼續深入的道路,或門庭才對。
然而前路隻有一面巨型石壁。
讓人震撼的是石壁上有字迹,是商周,甚至更早期延續下來的古篆體。
“吾于此,見天地真容,開啟昆侖萬神宮仙引之門,破空而去!”
字迹氣象磅礴,見之如烙印,深入人心。
更關鍵的是内容,有人在這裡成就仙魔?
“那石壁不是普通材質,内部有淡金光澤流轉,很可能是傳說中的仙金古玉。
”
道尊的聲音,亦充滿震驚:
“據說仙金玉是世間最堅硬之物,若真是這麼大塊的仙金玉,想在門上留字,非人力能為。
”
佛教徒研究昆侖數百年,知道這秘境是漢文化的産物後。
他們中大多數的人,都學習過漢人的古篆。
當看見石壁上的字迹,有人緩緩跪倒,仿佛在朝拜神祇。
連曹操也湧起深切的悸動。
那是目睹凡人之軀比肩仙魔,帶來的情緒波動。
古今流傳的仙魔之說,似乎在此刻被證為真。
留字的是誰?
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