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二章 仙墟,國力提升【求訂閱】

首頁
    昆侖山在華夏文化裡,一直被譽為萬山之祖。

     傳說天地初開,昆侖是天下間的第一座山,是地脈之源。

     古書《禹貢》《水經注》《山海經》中則說它是“天帝的下都”,是仙界的入口。

     鮮卑的戰事曆經數月,期間曹操多次關注過道尊,圖騰真龍在昆侖的進度。

     道尊利用佛家在昆侖的教衆,負責探路。

     那山腹裡迷霧四溢,進入其中,難以遠視。

     古怪的是在霧中呼吸吐納,對修行竟大有好處。

     且越往霧氣裡走,這種好處越顯著。

     佛教徒進入山腹後,吸納霧氣,愈發堅定的認為,這裡是寶地,内蘊神秀。

     而進入霧氣後不久,還能聽到一種低語聲,在衆人耳畔響起。

     細聽那聲音,卻是在闡述某種修行之法,講人體三百六十竅,玄奧異常。

     佛家人進入昆侖墟多年,唯一的收獲,便是迷霧裡這種呢喃低語的聲音。

     他們把這種呢喃聲彙總,一點點拼湊,目前已拼湊出一本經文。

     他們稱為昆侖仙墟經。

     有佛教衆嘗試修行,确實對開發人體之秘,大有好處。

     有人點燃體内秘竅,産生了神通。

     但他們研究後發現,這經文講的都是‘術’,沒有根源的‘法’。

     也就是沒有修行總綱。

     不論怎麼修行,最多能增加神通手段,無法提升‘境界’。

     有佛教衆試圖循着那霧氣裡的聲音,找到其源頭。

     然而一旦進入迷霧深處,再未見有人能回來。

     道尊進入山腹後,聆聽經文,若有所思。

     他和曹操互傳消息,說這經文,或許和山腹秘境的來曆,以及開啟外邊那扇巨門相關。

     那大門需要針對性的祭煉。

     迷霧裡的法決,很可能是關鍵。

     除非能開啟石門,解除某些禁制,否則想深入昆侖墟,是妄想。

     不過道尊雖然聽出了經文的部分奧秘,仍是決定先試一試。

     他那寬袖裡,不知藏着什麼寶貝,探手一掏,便掏出一口青銅棺。

     銅棺離袖放大。

     其側壁,祭刻着人文,草木,文字,先民繁衍生存的畫面。

     另外三個棺椁的立面上,則是三位帝王,頭戴高冠,形容奇古。

     道尊稱這口棺為三皇棺。

     他取出棺椁,進入其中。

     曹操分化的圖騰真龍,便也跟着進入棺中。

     一人一龍把佛教徒甩開,利用三皇棺,進入霧海。

     道尊催動了一門秘術,搜天地之音,聽五行之氣,在那迷霧裡尋找生門。

     他不斷的調整三皇棺的方位,在迷霧裡深入。

     也不知過了多久,反反複複,多次嘗試,最終果然有了收獲,找到了那霧海的邊緣。

     當道尊從三皇棺出來,站在棺椁上。

     圖騰真龍也出來,懸浮在霧裡。

     兩者一起往霧海的一個方向看去。

     他們看見那霧海盡頭,有霞光四溢。

     其來源似乎是一株仙木。

     樹上寶光缭繞,像是生長着無數珍寶。

     可惜前方仍舊迷霧遮目,難以看清仙木的全貌。

     道尊矚目寶光流轉的方向,良久一動不動。

     此後他多次嘗試,始終難以跨越霧海的最後一段距離,無奈又退了出來。

     他轉變方式,開始按迷霧中聆聽的仙墟古經内容,祭煉那座巨型大門,想通過正門再入昆侖墟。

     這些變化,曹操在打鮮卑的時候,同步發生。

     等他回到邺城,再次觀察昆侖山。

     山内已出現了新變化。

     南華上人,左慈,老道士,曹營的一些人,都在這段時間陸續趕了過去。

     奇妙的是道尊通過‘複活’的阿濟摩,說是拉道家人過來共探。

     而昆侖山這批佛教徒,一直在山裡探查,對山外的形勢,所知不多。

     他們出于對阿濟摩的信任,并未有其他懷疑,茫然不知自己将成為探查昆侖墟的先鋒軍。

     此刻的昆侖山,佛道兩家處于一種奇怪的‘合作’狀态。

     曹操通過圖騰真龍,與道尊聯系交談。

     “之前進去的山腹,遭遇的霧氣,大有來曆。

    ” 道尊坦然道出自己掌握的消息: “上古有流傳,西王母住在昆侖墟。

     其住的地方,又被稱為瑤池。

    ” “那混沌般的霧海,很可能是古人所傳瑤池,起碼也是瑤池散逸出來的氣機。

     我吐納那霧氣,明顯感覺到有水韻之氣和地脈之厚重,兩者交融所成。

    ” “這山後,大概率就是西王母的昆侖墟。

    現在,有可能是一處大墓。

    ” “西王母的葬地?” “不一定,有人盜天機,以昆侖仙墟入葬,也有可能。

    ” 道尊說他修行那門後霧氣中所得仙墟古經,祭煉昆侖之門,已有進展。

     不日就能開啟山體之門,進入其中。

     天色将明,曹操收回念頭。

     他修行吐納天地之氣,氣息互感,傳國玺便從前殿浮空而至。

     這間小小的靜室,國運如潮,天地之力奔騰若長河。

     天色大亮。

     曹操準備去書房理事,眼前忽然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