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
“此番我大魏橫掃江東,更可貴的是沒有大戰的辎重消耗,兵馬亦無大戰之損。
”
“縱觀秦皇一統,兩漢以來,從無如此王霸之師。
”
“觀赤壁之戰可知,此正天下一統之機。
若讓十三州歸制,大王功業将追比高祖,世祖開國,亦可上望秦皇漢武,再建新功。
”
曹操難得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
秦皇漢武咱可真比不了。
後世曆朝曆代都是在兩者制定的框架裡走。
要是有一天逐北而歸,吞掉草原沃土,内治也能達到鼎盛,或可望一望兩者的項背。
魏續站在朝堂後邊,偷瞄了眼季青,心忖這位是勁敵,溜須如此厲害。
季青剛出來時,魏續還以為他要參誰,話鋒一轉,突然變成例數大王功業。
“如今我大魏,半載内連得江東,荊州,兵鋒往南,交州不日而投。
天下十三州,已有十二州歸魏。
老臣懇請王上下令,再攻益州,讓天下歸一,則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
季青說到後來,情緒激動,跪伏在地。
還有一幫非曹魏核心層的官吏,不知道曹操等人的算計,也跟着下跪。
“衆卿都起來吧,此事孤自有考慮,議下一件事。
”
曹操的意思是攻益州,略過不談。
季青起身歸列。
他本想鼓動三寸不爛之舌,給曹操稱帝鋪路。
言官一般就兩件事,沒事參一本,在朝堂上公然罵街。
第二件事,是再參一本。
兩件正事之外,揣摩聖意,拍拍馬屁,屬于本職工作之外的加班。
不過這次季青顯然沒揣摩對。
朝班前列,荀彧往下四五個人的位置,又走出一個四十出頭,身形瘦高的官吏。
他叫華歆,字子魚,在曆史上,大大有名,是名士、也是重臣。
他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甯為同門。
又與管甯、邴原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是朝中柱石。
而眼下,鄭玄、邴原,華歆,這些人都彙聚在大魏為臣。
要說為什麼這麼多才俊,陸續來投魏,有沒有依然奉漢為正統的?
這事不能問,問就是當初不小心上了賊船。
皇帝當時在曹魏,衆皆奉為正統,便跟着來了。
但上了賊船以後,感覺賊船很香,不願下來了。
尤其是天下即将一統,若開新朝,他們都是從龍之臣,名留青史。
那不比什麼都香。
華歆就很會揣摩上意,出列道:
“去年,鮮卑攻河西,被我大魏擊退。
随後,西鮮卑的步度根,便對外宣稱,說我大魏殺了纥骨和俟力兩部的首領。
開春後,以纥骨和俟力兩部為主,鮮卑的衆多部落,皆提議再攻我大魏,為死去的鮮卑人報仇。
臣以為,當下最該小心的是鮮卑突然興兵,而非益州。
”
華歆和荀彧,鄭玄走得近,大抵知道曹魏下階段的方向。
他說的事,曹操聽賈诩也彙報過。
去年擊潰纥骨,俟力兩部後,曹操忙着打江東,并未繼續對鮮卑用兵。
随後不久,鮮卑就傳出纥骨,俟力兩部部首,被曹軍斬首的消息。
這事其實是步度根,趁纥骨斤要殺袁尚,進入大帳的機會,反殺了纥骨斤,并将其随員悉數斬殺。
沒有了人證,自然也就沒有了真相。
步度根将殺死纥骨斤的髒水,潑到曹軍身上,以增加鮮卑對曹軍的痛恨。
他得到的好處是纥骨,俟力兩大鮮卑部落,全力興兵要報複曹魏。
兩部的兵馬南下,來到西鮮卑的領土範圍,步度根便能在無形中,擴大影響力和兵力。
兩大部落首領新死,步度根一力鼓動南下興兵犯魏,說自己的兄長魁頭,也死于漢人之手。
鮮卑諸部兵馬在西鮮卑聚集,結成新的部落聯盟,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步度根。
他的權柄将迅速激增,把此前西鮮卑被擊潰的損失補回來。
而步度根是鮮卑内部,極為威望的大部首領。
他把屎盆子扣到魏軍頭上,幾乎天衣無縫。
知道内情的袁尚,既不敢說,以一個外人的身份,說出來也沒人信。
再則袁尚也希望鮮卑攻魏,目下正跟在步度根身邊,出謀獻策。
此時的鮮卑,已是群情洶湧,蓄謀再次攻魏。
華歆奏報後,曹操擺擺手,示意已知此事。
鮮卑要來,那不正好嗎?
等華歆退下去,衆臣便開始彙報其他事,民生,水利,道路修繕,西域和漢土通商等等。
待諸事議定,已是近兩個時辰後。
朝會散了,曹操回到公務書房。
一進屋,便感覺賞心悅目。
貂蟬,文姬,甄宓三個小書吏都在。
曹操繼續處理諸事,批閱奏本。
臨近晌午,他忽然收到一張小紙條,卻是甄宓偷偷傳上來的。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