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室裡,圖騰真龍身軀舒展,擺動着龍尾。
國運紫氣鋪展如紫焰,正在對龍骨進行祭煉。
那三十三節龍骨,慢慢變得晶瑩剔透,宛如紫玉。
其大小不斷增長,越祭煉越大,直至長達數丈。
龍骨上浮現出無數的咒紋。
圖騰真龍開口吸納,牽引龍骨。
但龍骨上的咒文明滅,不動如山。
曹操伸手一引。
前殿書房裡的傳國玺,推動着一股磅礴氣運,奔湧而來。
龍骨得傳國玺的氣運聯合祭煉,終于緩緩烙印在圖騰真龍背上,與其相合。
兩者之間,符号交融。
這一刻,圖騰真龍像是被注入了特殊的生機。
祂随着曹操的呼吸而呼吸,鱗片張合。
祂腹下四足,皆有一根新的龍爪,在符号交織中,快速生長,從此前的三爪變為四爪。
第五根龍爪,也化出一道虛影。
龍有幾爪,對應帝王氣運。
曹操隻是稱王,圖騰真龍一直是三爪。
但眼下他得到龍骨融入,強行跨越了位階限制。
這還隻是完成了初步的龍骨祭煉。
曹操吸了口氣。
圖騰之龍連同國玺共聚的國運,轉而開始祭煉商之鎮國戟。
以氣運融入戟上篆刻的符号,完成氣機互換。
時間流逝。
天色微明時,鎮國戟嗡然震鳴,化為一道綠色的霞光,被圖騰真龍吞入。
連續融入兩件神物,曹操的圖騰之龍,和天地間多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系。
他念頭微動,圖騰真龍嘴巴前方的兩條龍須對碰。
嗤啦!
府内的觀景湖上方,竟然聚集了一小團烏雲。
其内電閃雷鳴,轉眼便下起小雨來。
那隻老龜從湖裡擡頭,眨巴着小眼睛往上看,頓時有一道閃電劈落,距離老龜不足半尺。
哧溜!
老龜縮頭躲進湖底,再也不出來了。
交感天地,掌控神話氣運。
此時,圖騰真龍一頭紮入曹操體内。
諸多訊息,也随之湧入他的腦海。
那是一種帝王術的修行,與龍骨息息相關,是武帝祭煉這根龍骨的方法。
當圖騰真龍能化形,可大可小,又能引動局部天地變化,便意味着帝王魂相已成。
曹操不滅,祂便不滅。
兩者相互依存。
龍骨上除了帝王魂相的修行之法,還有其他幾種彙聚人道大運,唯獨帝王能掌握的特殊神通。
比如說聆聽衆生念頭,關注天下變化。
修行到一定程度,神魂的感知能力,如傳說中的神祇。
當有人口誦曹操之名,他便能生出感應。
若修行到有人念我的名字,就能有所感應,并給出回饋,那就真成了說曹操,曹操到……曹操忖道。
這時,圖騰真龍重新離體,升空沖入雲端。
祂在雲層上,往西南方向的昆侖山,急速飛去。
帝王魂相已成的一個标志,就是分化念頭,可離體遠行。
道尊要去屠殺佛教徒。
而詞條曾給出三個神話指向,泰山和武帝墳的指向,都被曹操排除了。
隻剩昆侖山的祖脈源頭。
詞條顯示昆侖山内,有一縷山脈初成保留至今的龍脈氣運,古老之極。
若能以圖騰真龍吸納,有望在秦皇之後,進化出第二條祖龍級别的氣運龍魂。
借道尊的手,圖騰真龍跟着去昆侖山,看有沒有機會,弄清楚這條神話指向。
天色已明。
曹操換上王袍,走出靜室。
典韋,許褚就在門外。
出了内宅,魏續也迎上來:“大王,今天有朝會。
”
曹操嗯了一聲。
前殿的正堂,百官林立。
當曹操進來,群臣齊齊執禮觐見。
他在王座上坐好,衆臣便開始奏報天下諸事。
在文官體系中,有這麼一個群體,叫言官。
他們位卑權重,監督百官,參奏百司,職業鬥雞,誰不服就參誰。
有些言官,連皇帝都敢參。
這叫上谏皇帝,提醒皇帝别走歪了,要天天向上,以古今明君為鑒。
言官體系不太讨喜,但又不能沒有。
他就像指向标,對平衡朝堂有好處,有時也是帝王的利器。
曹操沒蓄意去推動官員分派系,搞平衡。
但有些人他愛當言官,時常出來提醒。
“大王,臣以為,我曹魏雄兵,已有掃擊天下之勢。
為王者若不以一統為己任,無以為天下,無以為萬民。
”
有個老臣叫季青,瘦骨嶙峋。
他直言敢谏,自然而然的便有了言官的雛形。
曹魏接連收回江東,荊州,對敵如摧枯拉朽,取得的戰果,讓衆臣情緒高漲。
季青就是在這種情緒下出列,慷慨陳詞。
他想提醒曹操以掃平天下為任,盡快稱帝。
言官雖然善于揪人的小辮子,上谏帝王。
但也有例外,比如開國之君麾下的言官,大多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