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等候的幾人,最先被帶進來的是沮授。
當年官渡之戰,袁紹失敗,沮授不降。
曹操見過他,就将其關了起來。
如今已四年多。
這次是沮授主動求見。
他被關了四年,要是還不降。
這次見面後,曹操便不準備留他。
在他的位置來說,是希望能取才天下,用才天下。
畢竟治理九州,人才越多越好。
有些降臣,有實才,曹操是願意一用的。
沮授當年在袁紹麾下,監統内外、威震三軍。
袁紹麾下的冀州籍官吏,以他和田豐,馬首是瞻。
他幫袁紹做了許多謀劃,并首先提出奉迎天子,反對諸子分立,以及三年疲曹等戰略。
在當時看,他的提議有利有弊。
但從曆史的角度看,他是對的。
可惜這些策略,不但沒被袁紹采納,反而削了沮授的兵權。
曹操擊潰袁紹,橫掃北方。
與沮授同在袁紹帳下的田豐,當時就降了。
這幾年,田豐許是看出曹操有廣納天下之才為用的氣魄。
他常去沮授被囚的地方探望,講述曹魏數年來的變化,曹操的施政策略。
曹魏掌九州數年,推動屯田,興修水利,攻克西域諸國,連敗外族。
有部分士族,在西域重開商道後,組織貿易,到今年五月,已完成首次東西貿易互換,過程中頗見利潤。
更多的士族,态度随之轉變,主動加入東西貿易當中。
田豐最後對沮授說,曹營已奠定了統一天下的根基,無人能撼動。
此時入曹營,尚不晚矣。
還有亂世歸制,共創盛世的機會。
人逢亂世,是大不幸。
但若能将亂世複歸盛世,又是天大的幸事,千古難逢!
一邊是被囚禁,一邊是施展抱負理想,入曹營而共治。
沮授該選哪個?
他在田豐走後,思慮多日,得知曹操外出歸來,遂主動求見。
他進來時,曹操在垂首批閱簡卷,沒理他。
沮授也不吭聲,就在門口深鞠不起。
曹操連續批閱了十餘份簡卷,才擡頭:“平身。
”
沮授的态度,已表明了來意。
他起身,上前再拜:“授不識進退,當年誤以為魏王與授所思,差之甚遠。
今數年,方知自己見識淺薄,不識魏王大略雄才。
”
“今,授請命為王效力,但為小吏,便心滿意足,願治理地方,鞠躬盡瘁。
”
我還是喜歡你桀骜不馴的時候……曹操心忖。
他是真這麼覺得,有幾個桀骜不馴的硬骨頭,老跟他對着幹,沒事就踩踩這些人撒氣,也挺好。
曹操聆聽心聲,可知沮授是真心實意要投。
那就沒什麼可說的。
曹魏要開疆拓土,有些苦活累活,給這些降臣,很合适。
沮授有大才,有謀略,用他來當對付外族的先鋒。
“我漢土以東,有馬韓,辰韓等族,在東海以東還有大島,名倭國。
”
曹操說:“早年我漢土内亂,多有冀州人口,被東海來的船舶轉運拉走,去向至今不明。
我已傳令公孫度,在遼東等地調查此事。
”
“冀州東側的渤海郡,北接幽州,南鄰青州,東臨海疆。
下階段我大魏要發展海域,渤海是重中之重,你可願去渤海為官!”
調沮授先去渤海,有些大材小用。
但他畢竟是降臣,要做出成績,納過投名狀,才好調用,進一步用于安内驅外。
沮授複執大禮:“授願往,謝魏王信重。
此番必盡心竭力,王且觀之。
”
曹操寫了印绶等诏令,讓沮授一并帶走。
随後又有幾人,依次進來。
曹操處理諸事,最後才輪到大喬,被帶進書房。
大喬身穿暖白色長裙,步履款款,身前的豐隆與腰臀形成了完美的起伏線條,雙腿渾圓長直,配上嬌美的容顔,委實誘人。
天下都知道江南有二喬,姐妹倆傾國傾城。
曹操看見大喬,不禁掠過一個念頭,要是姐妹倆站一起,會是怎樣的光景。
大喬低垂着眼簾,不大敢看曹操。
她頗為畏懼婆婆吳氏,而吳氏私下與她談論曹操,對曹操的畏懼,又溢于言表。
天下紛亂時,人心思動,群雄并起。
然而才幾年時間,曹魏就橫掃北方,有了并吞天下的勢頭。
吳氏被囚,無人說話,便找大喬傾訴心中所想。
大喬通過吳氏所說,對曹操多了些了解,對眼前這個權柄蓋世,無人可及的男人,驚懼皆有,忐忐忑忑,藏在袖子裡的小手偷偷攥緊了袖口。
“孫策已死,你可知道?”曹操問。
“知道的。
”大喬應道。
曹操低頭繼續處理奏本,左手拿起一份桌案上的信簡,遞給大喬。
大喬上前一小步,接過信簡的手宛如春蔥,指甲粉瑩瑩的,極是好看。
她接過信簡,翻開,忍不住輕啊了一聲。
那信竟是孫權寫來給曹操的。
孫權在信裡的口氣委屈,以曹昂朋友的身份,稱曹操為叔父,請求曹操放歸母親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