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沖在最前邊,一路殺到城下。
徐奕是益州參曹,也是曹魏在益州的内應之一。
曹軍來攻,就是徐奕給開的城門。
馬超沖過來,徐奕現身領路道:“劉玄德在城内中央的院落,我引衆軍過去。
”
他一邊跟馬超說話,一邊打量曹軍,暗感驚歎。
如果說虎豹騎是曹營麾下五十萬帶甲精銳的輕騎之王。
曹操的親軍,是重騎之王。
那陷陣營,就是步戰之王。
他們這次過來,總兵力其實遠比看見的為多,達兩千人。
不過有一大半是輔兵,相當于陷陣營的後備兵源,不用直接參戰。
因為要翻山越嶺,陷陣營沒騎馬。
輔兵就負責背負重甲。
主戰部隊則輕裝而行,節省體力。
到了作戰地點,主戰的近千人,在輔兵幫助下,披甲換裝備,進入戰鬥狀态。
輔兵仍躲在遠處的山裡,沒跟上來。
這些主戰的甲士,和重騎一樣,連面龐也覆甲。
他們分别執三種兵器,即巨矛,重盾,長柄戰錘。
如果是短途作戰,能騎乘戰馬時,人均左盾右矛。
如果是下馬步戰,全靠自身體力負重,便将盾和矛,分成兩部分。
也就是三三陣型。
以三人成隊,一個執盾,負責防護。
一個用重錘,負責近戰破甲。
一個執巨矛,遠距離拒敵。
這支陷陣營,身經百戰,攻城拔寨。
高順平素看不出多厲害。
但若和陷陣營合為一體,戰力暴漲。
隻有他能讓陷陣營,八百軍伍齊心協力如一人。
他在呂布麾下時,就攜兵戰敗過關、張,遑論現在。
不過他聚兵加持己身,最多隻能承受千人内的兵力。
這也是陷陣營,加入曹魏後,仍舊不足千人的原因。
此時,高順帶陷陣營,殺入城内,若一陣強猛的風暴。
蜀軍迅速殺上來,與陷陣營交鋒。
锵!
有蜀軍接近,以兵器撥擋陷陣營用來拒敵的大矛。
陷陣營的執矛士,紋絲不動。
蜀軍的感覺,像是在撼動一座山巒。
砰!
攔路的蜀軍,旋即被重錘轟擊,連身上的輕甲一起内凹,瞬間斃命。
陷陣營的戰錘,有些像狼牙棒,重量則尤為驚人。
不論攻擊什麼位置,都能造成強大的殺傷力。
其推進起來,基本沒有軍伍能正面阻擋他們。
除非是曹軍自己的重騎。
轟隆隆!
千軍推進,鐵甲落在地面上。
整座小城,似乎都在晃動。
城中央,劉備很快收到消息。
“主公,有曹軍來攻!”
劉備在等前線的消息,本就沒睡。
法正,張飛也在。
劉備聞訊,和法正對了下眼神。
兩人很淡定。
法正的謀算頗為厲害,慮人先要慮己。
曹營勢力最強,各方都以曹操為假想敵,研究過他的作戰風格。
法正提醒過劉備,我們能用内應奪陽平關,曹魏也有可能襲我之中腹。
劉備此次來平原縣邑,動用的兵馬,足數萬衆。
他聽聞魏軍來襲,半點不懼,隻因并非毫無防備。
倒是張飛聽到魏軍來攻,第一時間說:
“大哥,曹軍既來,我們先退出這城邑,以策安全。
”
劉備沉聲道:“為兄豈能置部衆于不顧,遇到稍許危險,便先退走,隻顧自身?”
法正也道:“翼德将軍盡可放心,我方欲破敵,敵自也可能來攻我。
而曹魏勢大,我益州說不得也有人為曹軍所用。
此役,我們戰前便有判斷,多有布置,借曹營的手,來清理内外,使我益州更為強大。
”
“這城中,我軍精銳足有六千,周邊城鎮,至多兩個時辰便可來援,短時間内聚兵可達三萬。
反觀曹魏,來者必然數量不多,不然斷無瞞過我們的道理。
既如此,我方何懼之?”
按常理來說,法正的分析沒錯。
包括他之前說漢中之戰,天時、地利,曹魏一樣不占,也沒錯。
法正預判敵我,慮人慮己,都應驗了,可見其謀略。
但有些事,很難用客觀條件,來推斷結果。
此時,劉備,法正指揮若定,安排兵馬,去阻截來襲的曹軍。
但很快他們就收到接踵而至的奏報。
“……報,城内衛軍出擊阻敵,被曹軍擊潰。
已查明為曹軍打開城門的是參曹徐奕。
”
第一個士卒報告過,法正從容道:
“果如我們所料,曹營在我方也有内應。
趁機将人排查出來,對我們有利無害。
”
劉備微微點頭。
随後,士卒又來報:
“城西彙聚的我軍千人隊,與敵接戰,被潰。
敵軍推進至城内主街…”
“報——我軍八百士卒,列陣阻敵,被潰。
曹軍距離主公府邸,隻剩兩條長街。
請主公速退…”
劉備,法正心頭一跳。
曹軍來的好快。
往昔數年,劉備和曹操,有過幾次小規模接戰。
他自诩對曹軍的戰力,還算清楚。
但眼前這支曹軍的推進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