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過了于寘,莎車,繼續往西是疏勒,也就是後世的喀什。
這已是西域西部,最後一個較大的政權。
疏勒往北,是姑墨。
姑墨往東就是龜茲,而龜茲已投魏。
也就是說,西域隻剩疏勒,姑墨還沒降。
數月前,蔣幹出使來到西域,遂前往疏勒,姑墨。
在強大的軍力支持下,蔣幹的出使很成功。
十月中,疏勒,姑墨,相繼宣布,并入大魏。
僅有的條件是希望自治,每年納貢。
曹魏接管其防務,在軍事上掌控姑墨,疏勒。
讓其一定程度上自治,是對的。
曹魏對西域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
如果由曹魏派官員過去,會發生很多問題,遠不如完成軍事統治,由本地官吏繼續執政。
曹操後續會在西域設立都護府,這些‘小國’會像大魏的郡縣一樣。
而西域大都護一職,會成為軍事上的主官,相當于各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掌權後,廢棄了讓東漢崩潰,各地諸侯自立的州牧制。
但保持了督查,監管之職的刺史。
曹操對刺史制,也做了調整。
地方兵馬的大規模調動,首先要經過王權,就是曹操同意。
這在東漢,是很難真正實施的,因為一旦有變,地方沒有太大的自主權,往來找皇帝請示,根本來不及。
但曹操可以,因為訊珠能完成即時傳訊。
所以他雖然仍在各州設刺史,但實際上是加深了中央集權。
使天下形勢,更為穩固。
曹操十月末回到邺城,收到的好消息,就是西域全歸魏土。
這讓他相當高興。
意味着大魏的國土,在東西長度上,已和後世重疊。
接下來就是攻略南北,橫掃天下了。
“傳訊給孟起和令明,讓子龍給他們提供支持,加快對周邊部族的掃擊。
”
如果馬超,龐德完成對胡集城周圍的控制,和涼州的夏侯淵,并州的趙雲,形成相互間的協防。
北方将完成整體的戰略布置。
正午。
荀攸,郭嘉都在書房。
“羌胡諸部,在孟起,令明入駐胡集後,往北移動,獲得了鮮卑人的支持。
我們打,他們就往北退,和鮮卑形成戰略依靠。
我們隻要稍稍放松,羌胡就會再來擾襲。
”
曹操失笑:“跟我們打上遊擊戰了。
”
荀攸:“王上您外出的時候,奉孝出的策略,讓子龍和孟起配合過一次,重創羌胡多路遊騎。
”
曹操嗯了一聲。
郭嘉的建議,提前問過他。
當羌胡再次南下,襲胡集,郭嘉讓馬超、龐德,收縮防線。
而趙子龍從并州西北角,突然出兵往西,攔腰切斷了羌胡往北撤退的路線。
馬超,龐德遂從正面出擊,與趙子龍前後呼應,夾擊羌騎。
一戰斬敵三千餘,羌胡潰散。
那之後,羌胡等常在河西以北活動的外族,南下襲擾的頻率,大為降低。
這就是聯合防線的好處,能快速反應,提供支持。
“鮮卑近來在做什麼?”
“西鮮卑之首魁頭,上次被典韋擊殺後,西鮮卑諸部推舉步度根,成為新的部落大酋。
他和東鮮卑聯合,在中鮮卑四處奔走,串聯各部。
但中鮮卑地方大,部落多,想組織起來與我大魏戰,至少要明年秋後,才有可能。
”賈诩說。
曹操心裡盤算着,快要打赤壁了。
今年冬天,劉備定會入主益州。
而他想壯大自己,隻有拿周邊部族開刀一途。
到時打赤壁的機會就來了。
擊潰孫劉聯合,而後掃擊江東。
這個過程中,劉備必全力征讨周邊部族,以求能獲得對抗曹操的實力。
也就達到了曹操的戰略要求,完成了他交給劉備的‘任務’。
最終吞益州。
曹操将成為第三位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帝王,帶領大魏開創盛世,進入開疆拓土的新階段。
不過,要是明年鮮卑南下,會是個麻煩事。
對曹魏來說,一年内可能要在南北兩線,分别打兩次大戰,會打亂固有安排,消耗數倍增加。
曹操準備和幾位謀士商讨一下,如何遏制鮮卑,獲得戰略主動。
令晉,厲五方兩人也在書房。
他們把海船和秦弩的圖紙,帶了回來。
秦弩之所以厲害,是因為設計上和技術上的先進性。
秦弩的射程,能達到普通弓弩的三倍以上。
其箭頭呈三棱形,減少了空氣阻力,使箭矢的飛行速度更快,從而提高殺傷力。
更重要的是秦弩的取材,和制作工藝。
其材質,除了常見的鋁、錫、銅等金屬。
還添加了少量的硒、鉻元素。
如果熟悉古兵器,會發現秦弩的制備工藝,和後世出土,兩千多年不朽,且仍能吹毛短發的越王勾踐劍,是相似的材質。
後世通過越王勾踐劍,确定了春秋時的古人,已初步掌握合金冶煉的技術,匪夷所思。
其特有的金屬比例,便是秦弩獨有的‘秘方’,使後世無法複刻。
曹操看過制備圖紙,暗忖這種手段造出來的秦弩,威力提升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制造難度也上升了,但顯然是值得的。
這對軍工的提升,将是碾壓式的一種遞進,優勢會非常顯著。
曹操有些迫不及待,想讓工造制備出來,用鮮卑,羌胡等外族,試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