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縣,亦名魯城,又叫曲阜,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都。
這裡也是炎帝舊都、黃帝的出生地、少昊之墟、商奄古國。
孔子在漢立國以後,受漢高祖追封,封其子孫,地位愈受推崇。
整座城池古韻蒼茫,儒家學子,随處可見。
尤其是這方世界,能以三教九流,不同的修行交感天地。
在孔子故居的魯縣,儒家尤受一種文脈力量的支持。
常有學子在這裡出現境界突破,又或對六經等典籍,有新的解悟,文章錦繡。
孔聖人的力量,像是庇護着這座千年古城。
城内學風厚重,彙聚天下學子,文脈大興。
曹操的車駕入城,沿途有不少儒家子弟看見。
“那是魏王吧?”
“這麼大排場,帝王儀仗,不是他還能是誰?”
“魏王也來祭奠聖人?”
“你看他的隊伍,殺氣騰騰,兵馬入城,哪裡像是來祭奠的?”
有儒家學子,暗自議論。
曹操在天下各地,聲望都頗高,在魯縣卻是幾乎感覺不出來。
因為孔子當代的血親,二十世孫孔融,乃至整個孔家,對曹操都有意見。
常居魯縣的百姓,儒家來求學的學子,以孔家,馬首是瞻,自然而然的被影響。
“要說這魏王,也算有些功績,畢竟驅逐了外族。
”
“但他領兵入城,沖撞了城中文脈,對先聖是大不敬。
”
“孔文舉忠義正直,甯肯護持陛下南移,也不屈尊侍奉曹魏,可見魏王為人。
”
“我們跟上去,看看那魏王來做什麼?”
一路浩浩蕩蕩的儒家人,連同魯縣百姓,遠遠跟在曹操身後,來到孔府。
親軍和重騎,陸續下馬,甲胄铿锵,戒嚴了長街。
魏軍進入孔府,先對靠近的孔家人,進行搜身。
而曹操并未急着入府。
他站在門口,仰頭看孔府的匾額,好一會都沒動。
“你看,我可有說錯。
”
李母和孔家的老妪孔淑,仗着年齡老,并未出迎。
她們站在大殿門口,往府外觀望。
孔淑說:“曹氏子好威風,居然要先搜我孔氏之人。
”
李母道:“他兵強馬壯,欺壓的就是我等無兵無權。
孔家阿姐,若他真敢動兵,我便認了。
你莫要為了護持我,給孔家也惹上麻煩,隻求阿姐能保我李氏家中老小。
”
孔淑緊了緊手裡的拐杖:“你可知這世上什麼最大?”
“帝王掌山河,生殺萬民,自是帝王最大。
”李母看了眼孔淑。
“不,最大的是人心。
”孔淑道。
李母若有所悟:“阿姐可是已有準備?”
同樣留在殿内的一個老者,是孔融父親孔宙的弟弟,孔季,緩聲道:
“自打文舉帶着陛下去了南邊。
我孔氏就料到這位魏王,非氣量寬宏之人。
從那時候起,我們就在等今天。
等着他來。
”
“若說準備,我們确實有,且已經準備了很久。
”
“所以今日我們不是為你。
我們是要讓他看看,什麼是聖人之家,我孔氏七百年傳續,一代代學子,以先祖為師,也讓他看清楚,這世上有風骨的人有多少。
魯縣孔府,不是他用兵馬能征服的地方。
”
“我等不畏死,兵馬再多,有何用?”
孔季的眼睛慢慢眯起來:“我孔氏不受辱,天下學子亦不受辱。
”
屋内還有幾個孔,李兩家的宿老,皆精神微振。
往昔數百年,這天下若有十個修學讀書的人,便有十個奉孔子為先師至聖。
孔氏的門生故舊,一代接一代,積累了多少?
“叔父說的沒錯。
”
同樣沒出去迎曹操,留在殿内的年輕一輩,隻有祢衡。
幾人相繼出言,李氏不露痕迹的揚了揚嘴角。
她已經看出孔季,孔淑,祢衡等人要做什麼。
他們是要利用孔氏的聲望,在魯縣的号召力,來展示孔家七百年的傳承,大成先師給後人留下的底蘊,以此來壓制曹操,讓他無功而返,顔面盡失。
孔府為此,可能做了不少安排。
府外。
曹操在典、許二将,鄭玄,虞文等人簇擁下,走進了孔府。
他目不斜視,來到孔府正殿。
曹操進來,掃了眼殿内的孔季,孔淑等老人,遂看向殿内深處。
孔府正殿的主位,擺着幾張矮席。
但從來沒人坐。
那是虛位,也叫師位。
意思是孔聖人乃天下之師。
還有一張空缺的位置上,鋪着錦緞,紫氣朱貴,稱為帝位。
據說高祖劉邦來孔府,就坐過那個位置。
曆代先帝來祭祀孔聖人的不少。
虛位以待,就是這個意思。
這也是孔府的門楣和驕傲。
孔季,孔淑在曹操進來後,緩聲道:
“先高祖皇帝,特賜我孔氏,年長者遇帝王而不迎,見王而不禮。
我等沒出去迎魏王,想來魏王不會見怪。
”
曹操沒吭聲,從容舉步,來到前方虛設的帝王位入座。
典韋,許褚,站在他身後。
曹操:“我來之前,收到消息,說孔家請了很多人過來。
有些人正在來的路上,那就等一等,等人都到齊了,一起。
”
“衆卿皆坐。
”
随行的鄭玄,暗自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