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章 所向睥睨【求訂閱】

首頁
    燈光微暈,夜色朦胧。

     “你近來在研習兵事?”曹操問。

     “嗯,想多了解一些。

    ” 姚靜抿着小嘴,在矮席前跪坐,身段綽約。

     “我給魏王做随軍參事,若對兵事一點不知,怕出了差錯。

    ” 姚靜是那種學習欲旺盛,又責任感很強的人。

     曹操家裡也有一個。

     上次他征東鮮卑回來,看見卞媚也在學習兵事。

     她畫的戰略草圖,試着分析敵我,像模像樣。

     曹操攤開手,“這次出行,我領軍走的什麼路線,做了什麼,你都記了下來,拿出來我看看。

    ” 姚靜猶猶豫豫的從袖子裡,掏出一本小冊子,土黃色的紙制封面。

     曹操已下令推動造紙産業,擴大規模,嘗試降低生産成本。

     如果紙張能逐步推廣,就讓文字有了進一步的傳播性和更便利的載體。

     對于增加人才基數,會有一個根本上的推動作用。

     曹營内部的中高層,因為紙的輕便易攜,多已改用紙張。

     用線來釘裝,一本小冊子的書寫承載量,抵得上百枚簡片。

     曹操翻開冊子。

     其上寫滿了隽永而不失秀氣的隸書。

     姚靜把跟着他的所見所聞,彙總記錄下來,分析各類事情的用意,能帶來什麼影響。

     包括曹操累次用兵的方策。

     頭一次遇上這麼好學的女學霸。

     曹操翻看冊子,指着一處: “你這裡寫着劉關張的名字,又在張飛的名字上,點墨标注,對我放了他,有疑惑?” 姚靜螓首輕點,“是有些詫異,以魏王的性子,對張飛似乎格外寬厚了些?” “往昔對烏桓,即便烏桓人願降,您仍下令屠戮。

     對東鮮卑亦如是,鮮卑之地,白骨累累…” 曹操道: “如今我魏國的國力,兵馬日盛,和早年形勢是不同的,絕非任何人能輕易撼動。

    ” “所以想收拾舊山河,就到了要有區分的時候。

     對外族狠厲,是因為他們畏威而不畏德。

     對内相對寬厚,是為了彙聚力量,開疆拓土。

    ” “其次,益州,巴蜀等地,古來便是難以解決的症結。

     當年,秦皇數次派兵,征南蠻之地,卻損失慘重,以大秦國力尚倍感吃力,消耗巨大,數十萬兵馬折損其中。

    ” “我魏國如今,比當初的大秦如何?” “自是不如。

    ” 曹操思慮着說: “劉備入蜀,入益州,讓他先把根子紮住了,将南地百族林立的區域,先整治一遍,許多複雜的事,就會變得簡單。

     他的勢力,已被我多次削弱,手下人員匮乏。

     若再把張飛殺了,他入蜀兵寡将少,就起不到處理巴蜀問題的作用。

    ” 曹操還有句話沒說,就是劉備麾下,曆史上最鼎盛的時候,算上諸葛亮,進入巴蜀也是困局。

     諸葛亮數次北伐,沒一次成功。

     因為他受阻天險,出不來。

     劉備入蜀地,會被其複雜的形勢拖住,根本無法對如今的曹營,形成有效威脅。

     所以根本沒什麼放張飛,給自己立敵一說。

     從長遠角度來看,隻要有一絲收服張飛,關羽的希望,曹操也想試試。

     兩人用于攻外,将無堅不摧,能節省多少己方的傷亡,帶來多少勝利? 着眼點在短期,會覺得放張飛有失。

     長遠看,則正相反。

     敗劉備對現在的曹操來說,或許不難。

     但結果就是要自己重新面對巴蜀,益州的複雜問題。

     曹魏比大秦,比曆史上一代代占據巴蜀,益州,皆困于其中,無力外出的人如何? 這是個消耗數十萬軍伍,也未必能解決的問題。

     用諸葛亮之謀,劉備的凝聚力,張飛、關羽之勇,聯合入蜀,給曹營打前站,是對自身消耗最小的一種權衡。

     這是曹操早就和衆謀士商議過多次的事情。

     表面是放張飛,實則是曹操在貫徹計劃,用他們當棋子,給自己賣命。

     哪來的思慮不周,不夠強勢? 曹操對姚靜稍作解釋。

     “既要讓劉玄德等人入蜀,那魏王此刻又誘使江東陷進來,要打江東,推動兩方早日聯合。

    如此,劉玄德入蜀經營的時間不足,豈不相互矛盾?”姚靜問。

     曹操笑道:“你是不了解劉玄德和江東。

     不是我一兩次擊潰他們,他們就會立即聯合。

    ” “我們制造外部壓力,會加快推動他們兩方,擴張自身。

     他們出不來,就隻能吞并周邊來壯己,這才是我的目的。

    最後他們才會嘗試聯合以對抗我,打大會戰,那就是一統的時機。

    ” 姚靜低着小腦袋,琢磨事情。

     曹操忽然問:“你之前說自己有夫家,是誰?” “啊?” 姚靜眸子躲躲閃閃:“和我家是世交的姚家。

    ” 又小聲說:“我已遣人送信回去…提了取消婚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