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七章 立國開朝,唯才是舉【求訂閱】

首頁
    下的楊彪,倒是知道進退,同時又保持着忠正廉直的人設。

     曹操登上殿内高起于地面的王座。

     群臣執禮觐見,高呼魏王。

     曹操從上方往下看。

     黃忠,張遼,趙雲,太史慈,麹義,高順,都在武将這一列。

     還有衆多族親出身的将領。

     文官亦是多有良才。

     但立國以後,掌九州之地,除了身邊這些人,人才缺口仍舊很大。

     這次開國後的朝議,首要解決人才問題,曹操将再發招賢令。

     曆史上的他,一生三次發招賢令,唯才是舉。

     他用人的風格鮮明,就是隻要是人才,都有進階之梯,甚至可以不管以前行為上的善惡。

     這麼做的一個内在原因,是為了打破士族壟斷。

     也是因為亂世需用重典,不打破常規,時不我待。

     “我打算廣納天下文武,以商諸事。

    衆卿以為如何?” 漢時,稱王後可稱孤道寡,但曹操仍舊謙和自稱,詢問衆文武。

     遂有親随念誦他新寫的招賢令: “……今天下,若有才而失德者,放于民間,惜為良才而不遇; 或骁勇不畏,臨敵力戰者; 或文吏高才而失德,缺仁孝之名,卻有治國用兵之術,皆不妨礙其入仕。

    着令各地,舉才善用,務求沒有遺漏。

    ” 這段話,曹操數次強調,有才,有勇者,即便缺了德行,犯過罪,也可以給其任用機會。

     意思就是讓各地舉才,不重私德仁孝,首要能做事,有實才。

     曹操選才不重德行,在當時,乃至後世,飽受诟病。

     這其中有個内因,除了亂世用人的特殊性。

     就是曹操發現士族用來舉孝廉這一套,特麼的老作弊。

     雞鳴狗盜之事,士族做的最多。

     然後包裝一下,傳播仁孝之名,就能舉孝廉,送入朝中為官。

     所以為人善惡、仁孝這些,尤其是士族說的,水分很大。

     曹操用人,要突破士族封鎖,又逢亂世,必須要有超常規的制度,來選拔天下賢才。

     他任兖州牧的時候,為了快速發展,發過一次求賢令。

     當時鮑信就給他舉薦了出身普通的于禁,樂進等人。

     曹操稱王,再發求賢令。

     除了求才,亦是在抑制士族,對人才的壟斷。

     衆臣聽完,董昭立即出列: “魏王您這篇求賢令,筆力宏偉,氣魄尤為驚人。

    真正的任人唯才,天下有才之士看到,必知您求賢若渴,心意至誠,争相來投。

    ” 朝會,是需要有一個風向的。

     董昭是曹操嫡系,鐵粉。

     他特别崇拜曹老闆,沒事就舔一波。

     曹操發求賢令,他立即出來站台。

     表面是拍馬屁,其實傳達的是曹操求才之意已定,其餘人别瞎逼逼。

     嫡系的都知道,因為是他們一起商議過的,齊聲附和。

     但這麼做會觸動士族利益,曹操帳下,士族出身者,比比皆是。

     當然,士族也不都是壞人。

     相反,大多才智之士,皆出身士族,因為百姓沒有讀書的機會。

     楊彪就是士族中為首的那一個。

     他沉吟了一下,出列道: “魏王,先漢沿用了四百年的舉賢之法,首重德行。

    您發招賢令,公然招攬不仁不孝,無德之人,這恐怕不妥,會鼓勵一些人投機不修德行。

     若社會風氣如此,不知天下會亂成什麼樣子。

    ” 稱王以後,需要海納百川。

     曹操也要容許一些人存在,提出不同意見。

     但楊彪所說,他并不認同: “明面上弘揚德行,滿口仁義,地方舉孝廉,說他孝,他就真的孝了?暗地裡壞事做盡,難道少了。

     德行是什麼? 前數年,天下大亂,各路造反的諸侯,多是舉孝廉出身,每個都有德行考評,名滿天下,當時的德行在哪?” “我要的是治國興邦,能讓亂世複治的人才。

    ” 楊彪猶豫了一下,又退了回去。

     荀彧旋即出列,談及水利建設,開始議下一件事。

     稍後,朝會散了,曹操回到書房。

     親信都跟進來,話題轉到昨日稱王後,一日夜間消息傳出,正在讓天下為之沸騰。

     書房裡一片笑聲。

     這邊楊彪離開大殿,來到前殿一處屬于他的偏殿理事。

     他坐在窗口,發了會呆,突然将手中的筆,重重的扔在桌案上。

     憤怒還是有的。

     不論是出身,還是官身,他此前都遠在曹操之上。

     這才幾年,就反過來成了曹操的下屬。

     對比起來,心裡的失衡感,非常強烈。

     俄頃,卻是有幾個士族出身,在曹營不太得志的官吏,過來走動。

     曹操麾下自也會分成一個個小團體。

     因為各自利益,加入不同的圈子。

     其中最大的一個派系,就是朝中舊臣沿用過來的官員。

     這些官員代表着士族的态度,轉而支持曹操,也就順勢成為曹魏的官員,其中以楊彪為首。

     某種意義上,這些人也是不可或缺的曹營組成部分。

     少了他們,就沒那麼多人可用。

     這是士族獨有的生存空間。

     讓人意外的是最近加入楊彪為首的士族圈子的,還有許攸和陳宮。

     下午,曹操在埋首處理公務,卻是有親軍送來一封信簡。

     曹操看到信簡,眼神立即眯了起來。

     一旁的賈诩看見信簡,同樣掠過一抹驚異:終于又來了。

     Ps:求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