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1 空想墜堕(上)

首頁
    “我本來希望晚一點再談這個。

    ” 面對這一狀況,李理異常鎮靜地說着。

    她立刻将咖啡杯放在地上,快步走到水池邊,用冷水沖洗手上的燙傷部位。

     周雨在後面跟着她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一種傳染方式未知的疾病。

    ”李理頭也不擡地說,“首先會使患者逐漸喪失冷熱知感,然後擴大到整個痛覺,使神經産生某種變異……後續的症狀我還不清楚。

    我遠遠沒到那個階段。

    ” 周雨傾聽着她的言語,腦海中卻浮現出張沐牧的樣子。

    他有點焦躁地說:“這不是什麼疾病,有一個跳樓的女生死前也……” “幾乎所有的女性死者在生前某段時間都出現了這一病症,如果你是想說這個的話。

    ” 李理關掉水龍頭,轉過頭看着他說:“盡管這種現象如巫術般令人迷惑,它仍然是一種奇特的疾病。

    在所有我能收集到的死者身體組織中,可以發現完全相同的蛋白質結構異常和神經質變。

    而我自身的感染使我能從初期開始觀察這種病症的演化。

    ” 周雨皺起了眉毛。

    即便李理聲稱他從事醫學,這些說法在他聽來依然覺得很陌生。

     “我們的體感是一套非常複雜的系統,周雨先生。

    當我們觸摸了一下桌子表面時,事實上我們同時獲取了溫度、硬度、光滑度,以及我們自身的接觸部位等一系列信息。

    這些工作由各自獨立的接收器來完成。

    比如,我們通常認為熱感的主要接收器是蛋白質TRPV1。

    當環境溫度超過42度時,它會向神經釋放一個電信号,使大腦産生痛覺。

    這是我們會感受到‘燙‘的原理。

    ” 她舉起燙傷的手,緩慢地抓握了兩下,然後說:“醫學上存在的先天性無痛症,普遍被認定是蛋白質NAV.17或NAV.19結構異常,無法正常産生與傳遞電信号所緻。

    這一異常的根源來自其控制基因的突變,換句話話說,這是一種先天性的隐性遺傳病,患者從誕生起就不具備痛覺。

    遺憾的是,我們現有的基因編輯技術難以實現對成型人體的修改,一旦患有無痛症的嬰兒自母體内誕生,他将終身與無痛症帶來的威脅相伴。

    有意思的是,在進入這裡以前,我在基因層面是完全健康的,沒有顯露任何異于常人的突變。

    而直到現在,我也無法從基因檢測裡查出任何問題。

    周雨先生,這就像在一夜之間,我體内的蛋白質冷熱接收器都停止了運作。

    它們的結構并未變形,但當環境達到它們應當被激活的臨界溫度時,它們卻凍僵了似的毫無反應。

    我還有更加不愉快的猜想,周雨先生,我認為這些蛋白質結構期待着我的死亡。

    ” 聽完她的描述,周雨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最後他隻能緩慢地搖頭:“蛋白質沒有意識。

    ” “這是個更接近哲學的話題,周雨先生。

    ”李理說,“我們究竟以什麼标準來判别個體生命呢?通常來說,當人斷掉一隻手時,他絕不會将那隻斷手當做‘自己’。

    即便我們使用某種醫療手段維持着那隻手掌的活性,顯然在觀念上我們仍然視那斷掌的部分為人。

    但是,倘若一個人失去了絕大部分身軀,僅僅以大腦置于缸中存活,我們卻覺得那孤零零的器官才是‘活’的部分。

    ” 因為腦海裡還在消化着李理患病的事實,周雨根本沒有心思去談論這樣脫離實際的話題。

    他有些焦躁地脫口說道:“腦是人類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