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68 悼亡逝景的置彼周行(下)

首頁
    無法察覺的事物。

    那麼作為解離性人格障礙患者的你,會因為特殊的精神狀态而獲得某種預言性的迷狂嗎?我确實聽說過一種民間流傳的說法,認為多重人格實際上是其他靈魂的附身。

    經曆過死的靈魂對死後世界是有隐藏的記憶,所以更容易領悟到常人無法理解的知識。

    ” 她閉了閉眼睛,最後說:“我是無法決定你的未來的,陳同學。

    就算你下一秒死掉,那也隻是你自己放棄了而已。

    ” “死是什麼糟糕的事情嗎?坦白來說,我覺得世上再也沒有比生死更為平穩的事情了。

    百牲祭、偶像、神……這些詞都會随着時代變遷而改變蘊意,但是‘死’這個概念卻沒有被曲解過。

    人不但能理解人的死,也能理解動物的死,植物的死,可是火焰的熄滅,露水的蒸發,人卻并不會把它們視為死,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能區分‘生物’和‘死物’。

    到底是以什麼為絕對性的标準呢?雖然無法用語言給出完美的答案,人卻自然地知道那是怎麼回事,千萬年來也沒有被曲解。

    到底為何如此呢,周同學?” “那是因為……” 她呢喃着,但卻沒有把答案說出來。

     “因為那是古往今來從未消失過的事物。

    神會因為信仰者消失而消失,神消失了,與之匹配的偶像和儀式也就消失了。

    藝術會因為載體和創作者的消失而消失,政治、律法、一切被創造出來的東西,隻要沒有傳承就會消失。

    但是死這件事卻不會,因為‘死’代表的就是‘永遠地消失’。

    許願讓死消失,就是讓‘消失’這個概念消失。

    你能夠踩進自己的影子裡嗎?如果人無法踩進自己的影子裡這件事可以被接受,那麼死亡也可以被接受不是嗎?人類不是已經用漫長的曆史來接受這件事了嗎?事到如今已經可以不用小心避諱,用平常心态來看待了吧。

    ” “不是這樣的。

    ” “問題是出在哪裡呢?” “因為生的部分還沒有完成。

    ” “生是永遠不夠的。

    曾經有富翁決定活到六十歲就安樂死,以此為界限大肆地揮霍家财享樂,可是等他真正到了歲數以後,卻根本就舍不得死掉,最後隻能因為窮困潦倒而淪為街頭乞丐。

    你現在覺得自己願意這樣屈辱地活着嗎?可是,如果真到了那步田地,我也不想聽到你自殺的消息。

    能夠多活一天就是一天,這是人本能的心态。

    雖然如此,我的狀況又是另一回事,因為說到底這并不是我所能支配的,我的死期簡直可以說是看神的旨意了。

    你又打算用什麼辦法拯救我呢?如果醫學沒用的話,是打算直接請神轉動這個鐘嗎?” 完全是他随口亂說的胡話,探病者卻遲遲不答。

    秒針吵鬧了許久以後,她才緩慢地說:“如果,确實能夠讓你像神那樣長久地活下去呢?” “周同學,你玩角色扮演遊戲的時候,會把玩家本身和角色分開嗎?” “……我很少玩遊戲。

    ” “那麼,我是主張要分開的那種人。

    對于角色而言,玩家操縱的那個角色才是戰友、夥伴、親人,而玩家本身呢?雖然也可以說是精神的參與者,但是兩者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怎麼樣投入扮演,玩家眼中角色的死并不是真實的死,而隻是一種體驗罷了。

    作為角色的角色,和作為玩家的角色,付出的根本不是等價的東西,這樣說可以理解嗎?雖然也有宣稱把虛拟角色當成真人的人,但我對此保持的是完全不信任的态度。

    在我看來那種把角色視同真人的态度,絕大多數隻是刻奇和社交表演罷了。

    同理,被神附身的人還可以視為和過去相同嗎?”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咪\咪\閱讀\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神燈下的鐘表滴答而走。

     “這倒不是說我覺得成神是什麼壞事。

    不過,周同學,‘視野’改變這件事帶來的絕不隻是能力的改變。

    如果我能像神那樣長久地活下去,或許我們就不再是朋友了。

    這麼說倒好像是你壯烈地犧牲了一樣,不,我完全沒有那個意思。

    我是在提醒你人的信念是很脆弱的東西。

    别說變成神了,如果你把我在這間病房裡關上一個月,我們大概就不是朋友了。

    我的古希臘文學鑒賞課論文到下周三就是截止日,如果得不到足夠高的分數,再加上目前 的缺勤率,我搞不好就要延遲畢業。

    ” 對于他這份對及格的渴求,探病者完全地聽而不聞,顧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

    她擱在膝蓋上的指尖微微顫移,像是正經曆着劇烈的情緒起伏。

     “那麼,陳同學,你打算作為朋友而死嗎?” “我隻是不想你做出奇怪的事情而已,周同學。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不顧一切地許下某種願望的話,那就說明現在不是許願的好時機。

    再多考慮一陣比較好——老實說,我已經快不知道我們在争論些什麼了。

    ” 話到這裡,似乎就再也無法接續下去,隻有神燈之下的鐘表如常運轉。

    有時好像快些,有時好像慢些,專注去聽的話又根本沒有改變。

     “再休息一天吧。

    ”她說。

     “一天以後呢?” “你等一天後再問吧。

    ” 雖然他沒有得到完全的勝利,推到這一步也決定見好就收。

    在這風平浪靜的午後,室内回蕩着銅鐵遊走的聲音。

    雖然是什麼也不做,他卻在朦胧中感到一種緬懷似的傷感。

     “周同學。

    ” “怎麼了?” “剛才說的話好像有點過分了。

    抱歉,不該這麼輕率地談論死——以及我口渴了。

    ” “……你話太多了。

    ” 她從床邊站起身,去角落的飲水機前倒水。

    在這段時間裡,他打量起放在床頭櫃旁的那把黑色雨傘。

    越是看得仔細,越是感到莫名的親切,最後不由自主地把它拿了起來。

    當她從飲水機旁回來時,看到的就是他手握雨傘,像握劍般朝上舉着的樣子。

     “提到死,”他說,“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 “非洲魔法師的東遊記嗎?” “不,和那個沒有關系。

    是從關系好的專業課教授那裡聽來的歐洲民間神話。

    是說,有一座像月亮般朦胧的神殿,是永恒之王所居住的地方。

    在神殿玉座的台階上,被智慧的神之子刻下了一句箴言。

    那句話大概的意思是:無物永生不敗。

    後來永恒國度果然就滅亡了,世界被交到了混沌手中。

    經曆了各種各樣的災難後,死神走進了那神殿裡,坐在了永恒之王的寶座上。

    從此世界上除了死以外,再也沒有永恒的事物了。

    ” 言語從口中流出。

    傘柄被手掌遞出。

    細長的傘頭,像劍尖那樣指向銅鐘。

    其中沒有任何思考,他的身體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

     “有一天,死神在王座上低下頭,看到了神子留下的箴言,為此而捧腹大笑。

    于是他裝作凡人,在世界上到處遊曆,去尋找那些各式各樣的追逐着死的人。

    ” 他嘴角的肌肉不自然地拉伸。

    越是讓叙述繼續,那無意識的蔑笑就越是顯現出來。

     “他收集了無以計數的死,把它們全部都混進污泥裡。

    ” 鐘表聲仿佛變得緩慢起來。

     “——然後,他用這些污泥,把台階上的那句箴言徹底填平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