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7 農家漢仙鄉遇怪童(中)

首頁
    話說李禾因緣際會,巧得佳配,自是更作老成,收斂少時脾性,免來無事與人結怨。

    那韋氏曾在山間修行,雖未得甚道行,見識畢竟不同。

    每遇村人染疾,便為診斷開方,或開得藥材,指人去山中尋覓,都可治得大好。

     村人瞧她這般本事,多有誇贊捧揚,道是仙姑下凡,也不真較她來處。

    唯獨李禾兄嫂因有構隙,頗多微詞。

    一日李家大嫂孫氏來得李禾門前,正見韋氏濯衣灑掃,便上前指點拿捏,處處挑得刺來。

    韋氏本是修行人的木性兒,也不同她置氣,俱是微笑應了。

    正說閑話,打門進得道人赤柳,眉開目笑,且往旁站了,聽得半晌,上前接了話頭道:“這位娘子既是賢能,何不親自試上一試?” 孫氏聞來,橫眼一瞧赤柳,扯臉笑道:“你這道人好沒來由。

    我與我家妹子把些家常,怎叫你橫插一杠?真個是瞎子望天窗,瞧了個不明不白。

    道人雖是出了家,少不得身上二兩肉,大剌剌進得婦道人家院裡,也不怕人說閑。

    ” 韋氏聞之,臉上怫然動怒。

    赤柳卻不同她作色,且笑吟吟道:“瞎子望窗,定是敞亮心眼兒。

    道人出家,也識紅塵煙氣兒。

    妙哉,妙哉。

    貧道瞧娘子是個有悟性的,弗如随我入得洗瑕洞,好生修修德行。

    ” 孫氏啐道:“臭不要臉的東西!墳傍邊兒的陰溝裡鑽來,跑得我二弟院頭胡賴,也敢同我勾三搭四。

    再不收臉,且叫我二弟來,将你趕了出去。

    ” 她一番話裡挾槍帶棒,說得赤柳道人,句句倒叫韋氏着惱。

    當下韋氏收了衣杆道:“我瞧天色将陰,嫂嫂不若先歸家去,收掇自家衣褲。

    莫緊看顧了我這廂,倒叫自家衣服幹不着。

    ” 孫氏聽她言語含刺,正是欲待回嘴,忽地哎喲一聲道:“怎地染了塊墨來?”提起手腕一看,便見皮上拇指大的黑斑,似在哪處染得髒污。

    拿袖一拭,染得衣上黢黑,舀來井水濯洗,倒洗出滿盆墨來,腕上斑痕半點未消,漲得竟有碗口大小。

    赤柳在旁袖手瞧了,閑閑笑道:“古時先聖聞聽惡言,即往河中洗耳濯纓,以求明心淨志。

    今朝娘子手生黑斑,卻叫水洗不淨,不知是平日攢得多少惡氣?嘻,奇哉!” 孫氏一介凡人,哪見這般怪事,駭得腳軟心搖,倒似三魂七魄也給勾去大半,直在原地哀叫。

    韋氏卻是個還俗的修行人,一見此狀,立知乃是道術所為。

    但觀赤柳在旁,口不念咒,手不掐訣,如何使得出神通,卻叫她短了見識,一時不敢定論。

    但看孫氏怕得狠了,乃對赤柳道:“真人可知此是何症?” 赤柳笑道:“小疾耳。

    料是娘子腹中積得穢氣太多,一時宣洩不完。

    今且歸家,弄些黃連、松針、使君子,搗碎和泥服了,想來便當無事。

    ” 孫氏得他開方,雖是心中不信,無奈别無他法,隻得惶惶歸了己家,依方整弄,數日方才見好。

    她這一遭撞了晦氣,自此心中便有忌諱,不願多往李禾家中走動。

    韋氏聽來此事,心中暗是驚異,竊同李禾囑道:“那赤柳道人來曆不明,道法高深,二郎須得小心招待。

    ” 李禾聽了孫氏之事,卻未放在心頭,隻道:“那老綠皮,又不念經,又不吃素,動辄上我家裡厮混,吹首野曲也鬼裡鬼氣,左右不像個正經門戶。

    平日不曾見他拉撒,倒沒少吃我家糧酒,還待同我嬉皮笑臉,哪像個有修行的人?老子瞧他是千年王八萬年龜,無事不出爛泥洞,出來便要惹是生非。

    若給他門中老仙知曉,少不得打穿他的肚腸。

    也罷,橫豎念他是教訓了那孫氏,給你省得些心思,我且記得他便是。

    ” 韋氏知他畢竟凡人,不識道術微妙,當下再不相勸。

    但觀赤柳平日來去,俱是和氣團團,又好同李禾諧趣。

    嬉笑怒罵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