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巒青山方外地,雪消冰盡春來。
又逢年裡醉花時。
梢頭黃鹂鬧,柏下青苔生。
田事耕耘初罷了,暮裡溪澗偷閑。
最樂村尾采樵兒。
午眠溪澗底,羨煞貴門家。
自先黎覆亡,豳朝始立,及至豳修王媴衍登位,已傳五代四百年。
修王十二年,四海昌甯,天下大治,中土之内民皆富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樂天安命,弗知今世聖名。
中土以東,出粹秀關,則為東域諸國,以四公國為首,北為桢國、榃國,南為玥國、亃國,俱屬媴姓分氏。
桢國境北又有一處洞天福地,造化鐘靈,風水絕勝。
遊人觀之,但見:
巒峰頂豔林奔瀑,雲霞流彩;峽峪間猿猱嬉戲,鸾鹄舞遨。
茫茫渺渺,幽潭濱畔揚鶴唳;滃滃澹澹,青霭深處聞樵歌。
衆崖群嶺,峻峭卓絕;青羊白鹿,徘徊雀躍。
金鱗碧爪麒麟卧,彩羽麗冠鳳凰遊;千光百态,各自悠哉。
往出行數十裡,則見東北首陡升孤峰,高抵霄漢。
遠觀時孤高仰止,如玉柱撐天,近抵則崴嵬宏偉,若巨神蔽日。
麓處層林染翠,峰段冰雪皚皚,蓋因其高絕奇勢,一季之内陰陽分割,四時兼備,直似天人居處,得名“玉畿山”。
自玉畿山左近百裡,群峰連綿,皆有仙客洞府,不受桢國府吏管轄,俨然自成一界,民間呼作“青山都”。
青山都西南半裡,有千來人家居住,祖上本非桢地人士,乃是昔年雨洪大難的離民,僥幸得了玉盈山赫月道人相助,方才遷至此間。
轉眼數代衍息,聚為十數村落,合稱“小鸢鄉”。
話說鄉中李氏村内住得一個青年漢子,名作李禾。
父母早去,兄嫂不睦,百般刁難,李禾性亦躁急,有任俠氣。
既遭指罵暗諷,怒而出戶自立,舍了部家産,獨在村尾搭一茅屋度日。
其時豳天子尊道重教,應青山都天師之請,大革黎時舊制。
廢私奴、立官學、改薦制,及至農事,仍從黎時井田之法。
每鄰八戶,各職私田,僅為己用,不得買賣,又共耕一公田,供交定糧,以實國倉。
但因李禾隻身出戶,未登縣中簿籍,名下亦無私田,欲請配田,需待縣中點戶計民,方能批允,算來須得期年光景。
有鄉老聽得此事,特來勸道:“你與你兄,畢竟同胞所出,怎有隔夜的仇來?不如歸得家去,待到點戶得田,再思自立。
況你本來該得家當,哪因兄嫂一氣,便舍了去?”好話說盡,奈不得李禾倔氣,便道:“既是如此,我且有個營生指你。
縣中方得書令,欲征山中良柴若幹。
此事本按戶頭分去,但想現是農忙,旁人抽不得手。
你是個壯力罕見的,若肯幹得,我便與旁戶說動,托你盡包了去,每月也可得半吊錢,頂得過日子。
”李禾便謝過其人,自此日日往山中樵木。
那縣中要柴亦有講究,須得是青都濯纓山上生得一種奇樹,斫以為薪,生煙淡紫,馨香撲鼻。
其木僅生本地,若販市中,亦值數錢,蓋因長在青都地界,縣中嚴禁私伐,民間亦畏仙怪之說,方才留得餘種。
李禾因是官差所指,無此顧忌,但遵吩咐,不取幼株良苗,便多往澗壁絕處尋覓。
既入山中,亦采野蔬菇荪。
正是春時,山中修篁千片,掘得新筍,亦可充饑解饞。
如此一月,不以為勞,竟是樂在其中。
唯恨香木有數,不得濫伐,後頭新材難尋,便需去雲深處覓。
那日李禾争行到傍晚,無甚收獲,便在溪間撅了柳條垂釣。
正瞅得一尾鯉魚擺尾,忽聽下遊嬉鬧吵鬧,似男子嗓音,中又雜得一女子細聲。
李禾大奇,心底尋思:“怎地山中卻有恁多人鬧?”循聲找去,遇得石崖拐處一個小潭。
數人立在潭邊,戲鬧呼咤。
李禾定睛細瞧,俱是鄰村遊俠兒,其人手執素布,似是女子衣物,且對潭中笑道:“小娘是何地人?”再看潭中,果有一年輕女子,抱臂扯萍,容帶羞怒,欲同岸上諸人理論,卻是不敢出水。
岸上遊俠兒知她顧忌,放膽恣意,百般谑笑,且道:“我聞古時天仙下凡,皆着仙衣。
小娘這般美貌,可是天上下來?若肯同我歸家,定将仙衣奉還。
”
李禾聞言勃然,大步邁出林間,罵道:“好賊孫!光天化日,欺侮婦道,且瞧老子撕了你的鳥嘴!”掄起碗大拳頭,打在其人面上,打得個鼻歪眼斜,隻聲喚不出口,咕咚便往地倒。
旁人見了也駭,但仗人多,發一聲喊,便欲将李禾按在地上。
李禾雖是隻身,生來便是兩膀神力,抵得過牛馬撒性。
放臂撲扇,便将一衆閑兒打得亂叫,眼青的,落齒的,折臂的,慌慌扶了伴當,鑽身往林裡逃了。
李禾追得幾步,方才折返,拾來地上衣衫,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