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升公主聞言,似乎想到了什麼,面上閃過一絲慌亂。
“母後,難道北涼真的沒救了嗎?”
蕭太後端起面前的金杯,輕抿了一口,搖了搖頭。
“哀家也不知道。
”
和升公主來到蕭太後的身側,跪坐在了蕭太後的身側,“母後,和親人選已經定下了黎曲姐姐,皇弟會同意換成我嗎?”
蕭太後眸光微動,側頭看着面前的和升,面上的表情變得柔和了些,“哀家會讓他同意的。
”
“和升,你雖然不是我親生的女兒,可卻是我親自養大的。
”
“和親之事雖然屈辱,可也是一線生機。
”
“北涼如今尚且還在,大瑜是禮儀之邦,盛行孔孟之道,隻要你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前去大瑜,大瑜皇帝一定會為你挑選一門體面的婚事。
”
“日後,北涼若是仍在,你便有靠山,反之,若是亡國。
”說到這裡,蕭太後的臉色難看了幾分,眸中閃過絲絲傷心之意,“你在大瑜也有一個安身之地。
”
和升眼眶漸漸紅了起來,聲音輕顫,“母後。
”
蕭太後輕歎一聲,伸手撫了撫她的鬓角,“哀家總要為耶律家留下一絲血脈。
”
“孩子,你要記住,無論何時,莫要忘記你的身份。
”
和升哭着點頭。
殿中氣氛哀涼,時不時傳來和升公主的哭聲,直到她哭累了,蕭太後這才讓人送她回去。
待到她離開,貼身女官上前将溫熱的帕子奉給了蕭太後。
“娘娘,您如此勞神,真的值得嗎?”女官忍不住詢問。
蕭太後用帕子拭了拭眼角,不急不緩的道:“如今皇帝對我的态度,好似仇人一般。
”說着,蕭太後嗤笑了一聲,自嘲不已,“明明我是他的親娘,可是他卻如此防着我。
”
女官面上閃過一絲心疼之色,“娘娘愛子之深,陛下年紀尚幼,日後等做了父母,怕是就明白了。
”
蕭太後嗤聲道:“做了父母,即便他有了孩子,也不會對我多孝順。
”
“你瞧先帝,當年不也如此。
”
“背信棄義,無情無義。
”蕭太後的面上閃過一絲恨意。
“為了一個木雅琪,絲毫不顧忌多年夫妻情義。
”
女官趕忙上前開口打斷了她的話,“娘娘,先帝已經駕崩多年了。
”
蕭太後神色微動,“是啊,已經駕崩了。
”
女官,“若是如娘娘所言,和親也是一件好事啊。
”女官不解,蕭太後為何要将這麼好的事情,給了先帝同木妃的孩子。
蕭太後,“畢竟是哀家養大的,心在哀家這裡。
”
“先帝就留下和升和皇帝兩個孩子,即便他背棄哀家,可哀家也得全了同他的夫妻情義。
”
女官福身,“娘娘仁善。
”
“先帝若是知道,怕是悔之不已。
”
蕭太後呵了一聲,沒有說話。
有了蕭太後的示意,都城幾位大人聚在了一起,商讨人選替換之事。
誰料,沒過幾日,二大王家的郡主黎曲忽然意外身亡了。
因着此事,三大王耶律元康帶着人闖到了皇帝的宮殿,替他的二哥尋個說法。
“你的聖旨一下,第二天黎曲就沒了,她可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