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皇帝開筆。
上朝第一日,皇帝降下今年會試旨意,發往各州縣。
太極殿内,文武百官列隊而立,開始議事。
左丞相上前一步,“陛下,老臣有奏。
”
身側的右丞相朱大人嘴角微勾,今日的重頭戲終于來了。
皇帝面色毫無波瀾,眸光從他身上掃了一眼,“講。
”
左丞相随即跪下,“陛下,老臣今日鬥膽,常言說在其位謀其政,老臣身領中書省丞相之職,當時刻謹記職責,效忠大瑜,為我大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陛下登基多年,如今儲君之位尚且空缺,為保王朝基業,國之根本,請陛下早立太子。
”說完,左丞相重重磕頭,靜靜等着皇帝開口。
皇帝眸光一掃殿中衆人,“還有誰,想要奏!”
此言一出,陸續有官員走出,皆請皇帝立太子。
“按制,立太子,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皇帝語氣淡然說着,下面的大皇子隻覺得後背微涼,難怪今兒個出門就覺得全身都不舒坦。
“諸位愛卿既如此決心,想必心中已經有了人選?”
衆臣,“......”
跪着的齊國公思索許久,咬了咬牙開口道:“陛下,老臣有奏。
”
皇帝,“講。
”說着,靠在了椅背上,靜靜的看着底下衆人。
齊國公,“按制是該立嫡立長,但為我大瑜百年基業,臣拙見,儲君還是該選賢能之輩才是上策。
”
皇帝輕點頭,“齊國公說的有理。
”
“若是嫡子是個愚笨的,朕也不能讓他做儲君。
”
二皇子心中狂喜,嘴角忍不住翹了翹,父皇這是中意自己嗎?
大皇子裂了,這還是他的父皇嗎?是說他愚笨??
文武百官,心中各屬意幾位皇子的大臣們,都懵了一瞬間。
大皇子母家承恩侯府見之,再也站不住了,趕忙出列。
“陛下,臣附議,王朝基業為重,儲君當立賢能之人。
”承恩侯一臉忠義的說着。
大皇子一愣,對啊,他又不蠢,又是嫡長子,辦事能力不比老二差,他心虛個啥。
皇帝問,“那你們覺得,該立誰?”
衆臣!!!
不敢說。
齊國公,承恩侯,支持立儲君的臣子們,默默地将目光放在了中書省二位丞相處。
朱丞相隻覺得後背一涼,他可沒打算摻和這事,随即做出一副忠君愛國,最是正直之臣的樣子,後背也站的筆直筆直的。
大殿上,在跪下衆多臣子的對比下,如今還站着的不少人,就很顯眼了。
左丞相瞬間隻覺得腦殼痛,其實立誰都跟他沒關系,但是最近二皇子一脈跳的太煩了。
他又是左丞相,這事必須得他來做。
“陛下,立儲君不僅是國事,亦是家事,幾位皇子都是陛下的兒子,故基業繼承,還得由陛下這個父親親自選擇。
”
皇帝嗤笑一聲。
一側看戲的朱丞相,心中哎吆了一聲,過了個年,這左丞相變圓滑了嘛。
齊國公等人更是詫異不已。
前日在你府裡,你可不是這麼答應的。
還家事,那當然優先考慮嫡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