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東宮後苑的狸仙祠内,由宦者蘇佑之(楊思勖)帶路,引進來了一名蒙着雙眼的小宮人;對着等候在此的女孩兒躬身道:“小使,前幾日在貓坊左近仕事的蘇鸾仙,已經帶到了,還請訓示。
”
“有勞了,你且退下吧!”一身小袖衣銀帶束腰、頭戴素色帔巾,做道童打扮的女孩兒,對他含笑點頭示意;随又轉而向着那小宮人道:“鸾仙,你我自小相識起,也有好七、八載的光景了吧。
”
“回小使的話,怕有八年又三個月了。
亦是承蒙掌書的關照,小使的用心,才讓奴婢免于病亡在永巷之厄。
”蒙眼的小宮人滿面局促不安的輕聲答到:“小使想要知曉什麼,奴婢定當無所不言。
”
“正因如此,奴也一直覺得,你是個知恩圖報,盡心用事的好人兒,足以擔待更多的職責和更好的差事。
”女孩兒這才點點頭,不動聲色的道:“但在此前,我須得考教你一番,以狸仙為鑒證。
”
“但請小使考察,奴婢不勝惶恐。
”聽到這話,小宮人一直緊繃的身體,也慢慢松弛了下來道:“奴婢願以狸仙起誓,于小使絕無絲毫隐瞞,所言句句不虛,若有差池當為天地誅滅,不入九泉。
”
“當不至于如此的,我隻想知道一些,你日常當值的情景而已。
”女孩兒聞言也放緩了語氣寬慰道:“話說,在乞巧節後的那幾日,可有什麼人,離開貓坊久了一些;甚至當晚未曾歸還宿處的?”
“這……,就奴婢所見所聞,似乎沒有什麼人,擅自離開過,也無人夜不歸宿。
”小宮人冥思苦想了片刻,才像是洩了氣一般的囔囔道:“倒是那幾日,前來借用和歸還狸奴的次數,有些頻繁。
。
待到這名小宮人離開之後;江畋才從描金彩繪的神龛背後,徐徐然轉了出來,對着女孩兒說道:“她說的絕大部分都是真心話,至少自認為如此;惟有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上,才含糊其辭而已。
”
“那麼,她的嫌疑可以基本排除了?”女孩兒輕握着貓爪,拍着胸口釋然道:“好歹是奴過去為數不多,私下結好的同齡人了;若是連她也不見得可信了,那奴接下來的日子可真是無人可用了。
”
“不過,她也有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纰漏處。
”江畋随即抽回小手中的爪子,習慣性的舔了舔毛說道:“比如那幾日正好趕上,顔昭訓招待外眷的小生辰,專程過來借了幾隻溫順的,充做場面。
”
“這麼說,居然是那位出面和經手此事的女史謝瑤環,嫌疑更大一些了?”女孩兒當即就反映了過來,回憶道:“奴似乎還記得這位謝女史,據說出自江東謝氏的别支,作為顔昭訓陪侍入宮的。
”
“隻是,她平日看起來人緣甚好,說話也細聲和氣的,很少與人紅臉争執什麼;自從貓坊建立之後,更是時常泡在其中消磨時光;與好幾隻狸奴都形影不離,卻未曾主動請求,收養過其中之一。
”
“這不就是最大的破綻麼?”江畋輕輕點頭到:“看似與世無争又喜歡狸奴,有足夠親近的功夫卻沒能私下畜養;現在剩下問題是,背後消息洩露的渠道,是明面上的顔昭訓,還是另有其人呢?”
“以東宮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