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王國軍打下拉丁公國,前後隻用了三天;但後續肅清拉丁大島,消滅最後的抵抗力量,并搜刮到足夠資源和戰利品,卻需要數倍乃至十數倍的時間;所以在江畋的主導下,采取了另一種策略。
作為西帝國的尼西亞王朝/西維爾皇室,的重要分支和半島南方最大的附庸勢力;在拉丁公國的體制之下,也是由宣誓效忠公國王室的大小封臣/各級貴族領地,與部分王室直領的行省制并存局面。
這一點,與曾經在驚怖卿的領導下,推行過東方主義革新的西蘭王國,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其中,實行行省制任命官吏進行管理的王室領地,主要位于大島中南部最大,也最富饒的卡皮塔諾平原。
唯有周邊靠近山地、丘陵的一些莊園、市鎮,才被劃分或是授予王室直領的各級騎士或是下級廷臣,作為終身采邑。
然後在大島的北部山去,以及若幹狹長、曲折的沿海平原地帶,才是貴族領地。
并根據其資源産出和富足程度,形成了若幹個不同特色的地方貴族群體;以一個或是數個大貴族為召集者和領頭人,來響應王室的軍事征召和獻金;或是在提供封臣義務的細節上,世代進行博弈。
也就是王室代表的所謂“公國之花”下,理論上休戚與共、共同進退的“十一枝”家族。
此外,在這些沿海平原上,還有若幹直接隸屬于西維爾皇室的陪臣家族,以及島上行宮和皇家莊園的總管。
雖然,在王國軍雷霆攻勢之下,公國大部分貴族/封臣的上層,連同其主要武力;都被殲滅或是俘虜在了都城卡利亞裡。
但在各地的領地和城堡、市鎮内,還殘留數量不等的低級附庸和騎士等武裝。
他們未必能夠有效對抗,來自王國軍的犁庭掃穴;但是一旦被打散化整為零後,卻能夠依靠熟悉的鄉土地方,給王國軍搜刮資源和其他戰利品的行動,制造不少麻煩和妨礙,乃至拖延和遲滞進度。
而對于江畋來說,動用超凡之力去到處打地鼠,同樣屬于“大炮打蚊子”得不償失的事情;反而會降低戰勝并滅亡公國之後,所帶來的威懾力和敬畏之心。
所以,王國軍所要面對的選擇隻有兩個。
要麼重新扶持一個公國王室血統的幸存者,充當明面上的臨時傀儡;重建公國的王庭來号令和安撫,穩住那些地方上的殘餘勢力。
或者,引入外力或是發動底層力量,将公國統治體系徹底的攪爛。
這些,這些殘餘勢力在自古無暇之下,自然也沒法對于王國軍,造成像樣的麻煩了。
因此,在避免長期占領而陷入治安維持的基調下,江畋決定三管齊下。
既一方面引入來自科西嘉島的地方武裝。
在王國的編練之下,作為拉丁島北部的占領軍。
另一方面,則是将大島富饒的南方大平原地區,作為某種重要的政治籌碼,嘗試從東帝國方面交換到足夠的利益。
最後,才是發動大島本地的底層。
尤其是島嶼中部及沿海地帶,貴族領地上的貧民和佃戶、破産者;以及部分城市中的流浪漢、小販、學徒;将其簡單武裝起來後,在王國軍的監押下,去搶劫和襲掠那些缺少武力防護的貴族領地。
尤其是貴族眷屬和附庸,所聚居的莊園、市鎮、城堡。
在約束他們的過度燒殺和其他肆意破壞行為,招攬和裹挾上更多底層窮人的同時,也以各種物資、軍械來交換,他們手中抄掠的各種戰利品。
最後,王國軍還會向其中一些,相對自律或是風評較好的小團體,頒發臨時性的委任狀;将其身份轉化成為某處市鎮、村莊,乃至是小城堡的秩序維持和保護者。
而在城市裡則是組成市民自治會。
這樣,王國軍隻要控制住沿海幾個重點港口,并将其逐漸堡壘化,就可以繼續以較少軍力保持影響力。
就算日後西帝國反攻成功;所要面對也将是個“萬物競發、生機勃勃”的大好(糜爛)局面。
以現有西帝國的體量和積累,是不可能被一口氣打倒,或是短時間内土崩瓦解的。
但是,通過收複科西嘉島和對拉丁大島的占領,以及後續的處置手段;卻可以将其變成讓西帝國不斷失血的爛瘡。
除非西帝國可以斷然放棄,這處初代皇室崛起的發源地;或是坐視其變成敵國從東面海域,長期威脅意大利半島本土的重要跳闆。
為此江畋專門頒布了幾條命令,包括抓捕王室所屬包稅人和稅吏。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