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三十三章 再聞

首頁
    這場搜查看起來頗為嚴格,以至于每一個出入之人,都被要求出具身憑,或是由所在城坊坊頭、裡正、巷長的當面具保;而所有的車馬載具,也受到了相當仔細的搜撿,或是被要求展示内部情形。

     但好在現場參與搜查的軍士和公人中,正好又一位詹事府右丞狄懷英的部下;也是他從并州都督府的法曹參軍任上,所帶過來的元姓佐吏;雖不叫元芳但卻名為元好問,正好認識忘年交的女孩兒。

     因此,在元好問的當場作保之下,隻是由親自上車與女孩兒打了個招呼,攀談了幾句又看了幾眼就輕輕放過了。

    但是就在這幾句攀談之間,卻透露出了一件剛剛發生不久,堪稱石破天驚的大是非; 因為,留都的兩位宰相之一,門下省首長侍中張文瓘,在離開政事堂回府中途,遭到牆頭弓箭攢射的襲擊;雖然連車駕邊都沒搽到,隻有兩名充為親随的防阖受傷,但依舊是震動京師的大案要案。

     按照太宗留下來的三省六部體制,中書省的官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大納言,以及尚書省的尚書令,為省台之長也是最高級别的國政決策層;但是因為太宗上為秦王時,就當任過尚書令的避尊諱。

     因此,高祖退位後尚書令一職就永久空懸,而将職權分給尚書左、右仆射;在職銜和品級上就低了中書門下一級;而以中書令和侍中為尊,因此也被稱為左、右相;一同輔弼天子,執掌國政大權。

     然後為減少互相扯皮、推委搪塞的日常運轉虛耗。

    又與作為副手的中書右仆射,門下左仆射、尚書左右仆射;構成了最初的政事堂六人議事體制。

    再加上個别人以本職錄尚書事,參知政事的指任。

     構成了一個以天子為核心,最初的頂層決策圈子。

    然而,自從高宗繼位之初,長時間受制于長孫無忌為首的元命大臣;諸事皆不得伸張,就連後宮内廷之事也飽受幹擾,因此,隻能設法另辟蹊徑。

     将原本太宗額外選任大臣,身兼本職參與政事堂議事的制度發揚光大;在長孫無忌一黨以外的朝臣中,大肆提拔新進人選,授予規格更高的“同中書門下三品”,而逐漸将長孫一黨的影響擠出去。

     因此,當長孫無忌為首的元命老臣倒台之後,給看重的大臣加銜“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成為了一種天子制衡和調劑,朝堂勢力格局的重要手段和慣例;當然了,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随便加銜的。

     最低的門檻也要是六部侍郎,九卿長官這個級别。

    留都的宰相張文瓘,之前就正好屬于九卿之一的大理寺卿,以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銜;輔佐監國太子留都聽政。

    也是政事堂為數不多的寒門出身。

     父親為陽城令張虔雄,自幼喪父而以孝敬母親,敬愛兄長聞名;也是太宗開科舉士的第一批受益者,以明經科入選受任并州都督府參軍,也在這裡遇到了命中的貴人,身為都督府長史的名将李績。

     由此深受器重和看好,将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