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四章 聖臨

首頁
    而在聖米歇爾山頂,出身本笃修士會聖摩爾(Saint-Maur)教團的黑袍修士弗朗切斯科;剛剛引領完一場冗長晨禱,提着已經熄滅的燈具,踏着滿地的積雪和冰霜,小心穿過尚未完全消散的海霧。

     這也是他遠離意大利的故土,遵循一天五次的禱禮,上午勞作和下午抄經的日常,而在這座聖山之島上渡過的第二十一個苦修歲月;但自古以來雷打不動的這一切,随着聖王國軍到來都被打亂了。

     雖然聖山上主要是來自外國,名義上直屬于意大利的聖萬佐耶修道院的本笃會修士;但是各種日常生活所需的雜役和低級僧侶、學徒,還有或長或短停留在當地的朝聖者,卻主要是來自周邊地區。

     結果,聖王國的士兵占據了山下的碼頭、市場、旅店和民宅不說,還闖入并控制了山上的各處修道院和教堂;雖然沒有公然搶劫其中那些價值不菲的法器,卻征用走了修道院内貯存的糧食和物料。

     隻有位于山頂的原初教堂——墓石山教堂,以及供奉着奧貝主教頭骨的聖米歇爾祈禱堂;在武裝修士們的堅決抵制之下不受侵擾。

    但他們卻順勢驅逐了山上絕大多數本地出身人士,這就麻煩大了。

     比如,位于聖山最高處的哥特式巨型塔樓上的大鐘,需要好幾個年輕力壯的間隙僧侶,才能夠全力拖曳和敲響;還有塔頂的青銅包金大天使像,也需要有人爬上去進行清理,才能夠保持熠熠生輝。

     因此如弗朗切斯科一般,剩下的修士們不得不放下功課,而花費更多時間承擔起往日數倍的勞役和雜事。

    想到這裡,他又忍不住打量了一眼,山下城牆和堡壘之間,所飄搖的白貂毛紋黑十字旗幟。

     也不知道這些聖王國的軍人,還要繼續占據聖山多久;又會給這座宗教聖地,帶來怎樣的結果。

    畢竟,他雖然身為苦修士團的一員,但按照修道院間的慣例,輪流在山下照看過那些生病的朝聖者。

     因此,多少也對西蘭王國曆經長時間的動蕩内戰,近年強勢崛起的南方勢力有所耳聞。

    而這支與王國南方諸多異端派系關系密切的勢力,甚至還數度擊敗聖王國的幹涉軍,而促成聖國軍進駐聖山。

     雖然,他們打出的旗号是保護聖山,不被來自王國的異端武裝所侵害;但毫無疑義的是,随着這些聖王國軍的長期存在,等到那些異端到來,原本以中立領地立場存在的聖山,也難以免于戰火了。

     就在不久之前,布列塔尼亞方面再度加強了在聖山上的駐軍,并且着手修繕外圍那些城牆和山上的修道院堡壘;又從海灣對面不計風險的運來了大批物資,也進一步加大了聖山上下修士們的憂慮。

     毫無疑問戰争不可避免,隻是遲早問題了。

    而無力改變這種現狀的聖山修士團,也隻能一邊暗中有所準備,決心守護好聖所;一邊祈禱戰争能夠迅速結束,不會演變成曆史上慘烈的“查理之圍”。

     那是第三(金合歡)王朝的中期,身為王弟諾曼底大公查理五世,與當時兄長“雄雞王”菲力的内戰當中;帶領最後的部衆逃到了關系密切的聖米歇爾山,也開啟了王國軍長達兩年半的圍攻作戰。

     雖然王國軍在極其不利的地形下死傷累累,也未能夠攻上聖山;而隻能放火燒毀了山下的居民區和市場、碼頭。

    但被包圍到物資斷絕的聖米歇爾山,也在饑荒和疾病的折磨中發生了慘絕人寰之事。

     最終雖然幸存下來的人們,在查理五世病死後迅速投降,但是随即進入聖山的王國軍士兵,卻由此見到了一幕宛如地獄一般的場景。

    雖然,當時大多數記錄都被銷毀,并且對當事人下達了封口令。

     但是,當地本笃會的修士及其信徒,就此消失在了曆史當中。

    而作為本笃會的意大利分支之一,聖摩爾教團的修士前輩們,也在這個時間受“雄雞王”菲力邀請,來到聖山進行相應善後處理工作。

     比如隻存在修士團中口口相傳的中,随着着火聖母堂坍塌消失的古代地下祭壇,幾處被填埋和封閉起來的山體岩穴。

    又比如作為當時留下的唯一痕迹,地下大廳的修士遺骨龛上,疑似被啃咬痕迹。

     抱着這種隐隐的憂慮,弗朗切斯科來到了哥特式尖頂巨塔内,又帶領着等候在此的幾名中年/青年修士,沿着螺旋石條階梯費力的爬上高處鐘樓所在。

    然而負責牽動大鐘搖繩的修士,接連尖叫起來: “天主在上啊!” “這是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