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章 相詢

首頁
    斷續續的描述,當時足足有上百人的扈從;其中包括三十名半甲的清道騎兵,二十五名披甲武吏,前呼後擁着計相乘坐的車駕;剛好走到了位于大陽橋中段位置,就當空出現的飛劍襲殺。

     然而,因為橋面相對的狹窄和隊伍的施展不開;第一輪的飛劍襲掠,造成了騎馬的清道衛士,無處閃避之下當場死傷大半,而翻到的人馬屍體,也堵住了前去的橋面;迫使剩下的人隻能倉促回轉。

     然而,步行的隊伍固然好調頭,但是作為計相乘坐的車駕,卻不是那麼好回轉的;因此在劉瞻被側近扈從,倉促攙扶下馬車的下一刻,密密麻麻的漫天兵刃再度襲落,覆蓋了馬車周邊的橋面空間。

     當場貫穿、釘死了至少十數名的扈從和武吏,但劉瞻卻堪堪得以躲過一劫;而後在其他扈從的掩護下,丢掉身上的負累和身份标識,一路狂奔到了橋頭位置;險而又險竄入橋孔下躲過第三輪襲擊。

     然而,第四輪再度來襲的劍雨之勢,當空彙聚卷成一條銀色長蛇;驟然沖撞而下。

    而又目标十分明确的鑽入橋孔之中,再度卷出了一片殘肢斷體的血雨腥風;而劉瞻身邊僅存扈從也幾乎死傷殆盡。

     「若不是那些扈從的兒郎們,拼死抵擋和救護;前赴後繼的用自身擋下了,竄襲不斷的那些飛劍,将老夫送上了一條漕船漂流遠去。

    」劉瞻說到這裡喘聲道:「隻怕老夫就沒法,在此明言……」 然而聽到這裡,江畋已經抓住幾點重要信息了。

    首先這場所謂飛劍襲擊,隻能在大緻範圍内投射劍刃,而沒有辦法精準的打擊;當場造成主要是貫穿性傷亡,更像在某種誘導下修正目标的過程。

     而根據朝廷文書記載,大陽橋的長度是三裡半左右,其中走到橋中發起的襲擊。

    就意味着在視野開闊、毫無遮掩的水面上,操縱者要站在岸邊,一個視野開闊而地勢較高的位置,才能有效發動。

     但是當劉瞻及其幸存護衛,逃回到南岸的橋孔下暫避時;來襲的飛劍形态也發生變化,這也意味着操縱者就在其附近,距離更近控制力進一步加強了。

    很可能是在很近的觀察視野中,發動了襲擊。

     然而,當因此受傷的劉瞻,逃上了岸邊一艘漕船之後,對方就不得不放棄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現場的襲擊者心慈手軟,而是因為在漂流的水面上,已沒法進行準确的定位,或是引導條件不存在了。

     而最後幸存下來的幾名慊從,顯然具有相當程度的嫌疑。

    隻可惜,江畋沒有機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搜查。

    在延遲上一兩天之後,隻怕作為引導物的存在,就被人給收走或是銷毀處理掉了。

     另一方面,對方居然要在這些飛劍上抹毒,指望造成二次殺傷的效果;這似乎也代表着對方的不夠自信,或者說在相應操控手段上,還有不為人知的缺陷和破綻,沒把握依靠襲擊本身就達到目的。

     不過,僅僅獲得這些信息,還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本着破壞對方的圖謀,無疑就可以逼其露出更多馬腳的立場;江畋當面對着劉瞻提議道:「多謝計相的信任,不知計相可否願意再多信我一些?」 「江生的意思是,還需要老夫,配合引蛇出洞麼?」難掩疲弱老态的劉瞻,再度強打起精神歎聲道:「自可惜,老夫這副殘軀不堪,怕是時日無多,未能如願了……」 「不不,我的意思是,裡行院這些日子鏟除妖異,也掌握了些許非常的治療手段,尤其是對外傷症狀。

    」江畋搖搖頭道:「隻是難免會有一些……非同尋常的變化和傷痛,甚至有性命之虞。

    」 「既然如此,更待何時!」然而越發恹恹然的劉瞻,卻如回光返照一般的目現光芒道:「反正老夫已經所剩無多,又何妨一試。

    老夫尚有若幹心願未了,更想看到那些賊子現身伏法的一日。

    」 因此,随後包括劉瞻長子在内,若幹的親近之人都相繼被招入内之後;江畋也對着随行前來的慊從之一,耳提面醒道:「着你前去本部,将白伯歡,白醫官,連同全套的器械,都一起護送到來。

    」 而在離開了劉府之後,江畋也大大圩了一口氣。

    這次的計相府上之行,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結果了。

    不但獲得了足以揭露部分真相的證言,還可能獲得一個潛在的人情和變相助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