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一章 奉應

首頁
    與此同時,距離京兆府僅有兩坊之地的布政坊内,占地最為廣大的建築——長安京華社本部。

    一重又一重的跨院内,成群結隊的少年與年輕子弟,正在操使着刀劍兵器,或拳來腳往的大聲操練着。

     而在這些人群聚集處,又有大大小小的十幾座木台,正在例行舉辦不同場次的武藝拼鬥;或又是臨時邀約之下的台場決勝。

    随着一陣又一陣的叫好、歡呼如潮,乃至夾雜的怒罵聲而顯得熱鬧非凡。

     事實上,作為長安城内規模最大的結社組織之一;京華社算是大唐開國以來,民間任俠尚武成風的一個特殊産物;其創建的淵源可以上朔到天寶、乾元年間,與當時席卷天下的安史之亂息息相關。

     就在當時的潼關之戰後,名将哥舒翰為首的親王大軍覆滅,明皇天子倉皇西幸劍川,而肅宗皇帝前往西北聚衆勤王的同時;作為馬嵬驿之變中上位的禁軍大将梁公,卻早早開始暗中布局關中之地。

     因此,在安祿山養子孫孝哲為首的叛軍,占領了西京長安之後;面對的是關内道,乃至是京畿腹地,所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反抗浪潮。

    其中大量江湖中的遊俠、豪傑、義士等人,也加入到了其中。

     在西川小朝廷的懸賞和指導之下,他們有的自發刺殺叛軍的将吏;有的在鄉土地方聚集武裝,襲擊叛軍的糧道和後路;還有的則是直接投身軍伍,成為梁公所編練的諸多遊擊健兒小隊的一員…… 因此在人稱“趙括在世”的宰相房琯,率領西北軍馬反攻關中失敗後;也是位于劍南的梁公及時出兵救援和接應,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

    然後在後續長安光複之戰中,更是裡應外合一舉成功。

     而在這場具有重大意義的光複之戰中,通過前京兆尹薛景仙的掩護,陸續混入長安城内的大批遊俠、豪傑和義士;就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為戰後的籌賞之一,授予他們官方認定的身份。

     并且由此成立了專門的臨時管理機構,便就是京華社的前身所在。

    隻是當天下重歸太平之後,這個管理京畿江湖人士的臨時機構,并沒有随之撤銷遣散,反而被進一步的加強和擴大了職能、作用。

     又成為了梁公為首的新興功臣,制衡和對抗當時權勢熏天的奸宦李輔國麾下,負責偵刺群臣軍将的密諜組織——察事廳的重要力量之一。

    最終李輔國在肅宗病重時試圖奪宮,并殺害張皇後事敗後。

     察事廳也随之煙消雲散,但是泰興帝被擁立之後,又開始重用五坊小兒和選拔培養羽林孤兒。

    京華社卻随之被沿襲了下來。

    當然了,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也不可避免的産生種種弊端; 而過度膨脹起來的京華社,也成為了當時權貴、勳臣子弟紮堆混迹之處,而逐步變得良莠不齊,魚龍混雜起來。

    後來,更是卷入了針對梁公和泰興帝的政變陰謀中,而一度成為亂黨藏身的掩護所。

     … 因此,在泰興新政的再度撥亂反正之後,京華社雖然沒有被取締,但也遭到嚴厲的清洗和追算;并在東都分立了新京社。

    就此逐步澹化了朝廷的背景,而成為負責兩京十六府江湖事務的特設組織。

     而江湖兒女同樣也是充滿了桀骜不馴,抗拒和懷疑權威的特質。

    因此京華社通常并非依靠官方強權,直接對其進行管束;而更多是借助大多數世人,都無法忽略的名利地位等,間接影響力和手段。

     比如,依照定期舉辦的各種比武和競技活動;京華社背靠朝廷的資源傾斜,而定期制定各種江湖排行榜,形成的天然權威和基本公信力。

    又比如,代為發布各種官私的懸賞,代理驗證和酬勞支付。

     此外,還有就是對于公開身份的認證權。

    隻要是在其中登記過,并且确認無桉底的江湖人士;就可以享受到飲食住宿上的各種便利,乃至免于大部分地方官府搜撿,和在城邑随身攜帶武器的優待。

     又比如,京華社可以向官府、軍中,乃至經境内的權貴宦門豪商,一定數量的推薦權;這對于大多數“窮文富武”之下,想要一身本事得償所用的遊俠豪傑而言,無疑是一條出人頭地的終南捷徑。

     因此,在曆代沿襲的日積月累之後,京華社已然成為了作為正統的江湖翹首;而日常懸賞和對付的,也主要是流竄地方的盜匪賊夥,形形色色的邪門歪道結社,乃至是地下活動的刺客、殺手團體。

     而在京華總社諸多建築群落中,一處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