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細長飛瀑而下。
“有穩定的水源,也有足夠的地勢高度,還能提供足夠的天然掩護,就是這裡了!”随即他點頭對着身邊的軍官們道:随即手持工具的士兵們一擁而上,開始就地挖掘壕溝和清理地面、收集石塊。
而當他們遇到體積較大,而難以搬開和撬動的大塊岩石時;江畋也會适時的出手。
隻見他上前伸手一按,隻是一個呼吸,那些碩大的岩石,就像是被從這個世界憑空抹除一般,隻剩下崩坍的土坑。
因此,在這些愈發震撼與滿心虔誠,暗自禱告不已的士兵努力之下;隻用了不到半個多小時,他們就在峽谷中的大路中線兩端,簡單挖掘出了一道齊腰深的壕溝,與松軟土石堆積起來的低矮陣壘。
然後,江畋走到這些土壘前,再度伸手一揮;頓時就憑空冒出了一大段又一大段,用削切好的粗大樹幹所釘成的尖頭栅牆;在他走完了這段壕溝陣線後,整個峽谷中段也都被一排尖栅木牆所截斷。
但是這還沒有結束;緊接着他再度伸手緊貼着這道幕牆,憑空放出一塊塊碩大整齊的長方形預制闆材,而順着自身重量的支撐,紛紛斜插、深陷在地面上留出來的淺溝中。
頓時就形成一道新外牆。
沒錯,這就是江畋讓人專門炮制出來的水泥預制闆;原料則是來自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火山灰水泥;雖然這種原始的水泥,有着陰幹慢、不好保存等等缺陷,但是卻造就了羅馬建築的輝煌時代。
沒錯,能夠流傳到後世的那些古羅馬建築,比如大鬥獸場、歌劇院、穹頂萬神殿等等遺址,幾乎都是仰賴了這種古老的水泥,作為支撐建築和外在塑形的粘合劑。
往往曆經千百年而始終不朽依稀。
所以有句話說得好:維蘇威火山毀滅了一座龐貝城,卻造就了千千萬萬的羅馬城市。
但是這種火山灰水泥,因為不好運輸和保存的緣故,多僅限于意大利附近地區,再遠一些距離就沒法保證供應。
當然了,在這個時代的洛澤爾行省境内,就有名為多姆山地的火山灰邊緣地帶;因此采集和挖掘還是相當的方便,當地人更多是将其作為肥田和種植花卉的基壤來使用,在當地形成一個獨特産業。
因此,在芒德城的時候,江畋就下令讓人用這些火山灰,嘗試調制成了一片片大型的片闆預制件;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當做野戰立營的防禦工事。
作為内在支撐構架的,則是焦油浸漬過的竹木條。
沒錯,賽裡斯人抵達并且活躍在地中海之後,也帶來諸多東方帝國的物種,其中就包括了快生易長的竹子;在丘陵遍布的普羅斯旺地區生長的很好,甚至幾乎取代傳統樹木而成為窮人窩棚的建材。
因此,相應水泥預制闆的厚度也不用太大,大概十五公分就夠用了。
因為在這個時空,除了少數特别定制的攻城大炮之外,幾乎已沒有什麼箭失火铳,能夠打穿和破壞掉,這種程度的水泥預制闆。
因此,當這一道水泥預制闆和尖頭栅牆,沿着壕溝初步鋪設和放置的複合防線完成之後;又有士兵上前在栅牆和預制闆的間隙中,填滿泥土并且用木槌夯實;這樣就算大炮轟擊也不是沒有抵抗力。
緊接着,他們又用這些栅牆和預制闆上,預留出來的嵌合處;用繩索進一步的捆綁紮實;以防被沖到牆下的敵人掀翻或是拉倒的可能性。
最後又在夯實的牆頭上,再度固定上包着鐵皮的木質擋闆。
與此同時,其他士兵也在兩側的亂石堆中建造起簡陋箭塔和哨台。
就在這道臨時的牆壘防線,初步完成的半天之後;在越發昏黃的天色下,遠處大路盡頭開闊處,也迎來一支蜿蜒而行的漫長軍隊。
其中步兵多數身穿東方風格的闆鍊甲,弓箭手套着環鎖長衫,而馬上的騎士們則在鎖帷子外,穿上了半身的鱗甲或是片甲;無甲扈從和前驅騎兵們,還高舉着紅底金盾旗和白底黑色短柄斧的戰旗。
他們是如此的衣甲鮮明而陣容鼎盛、士氣高昂;遠遠一看就自有一種攝人心魄的意味。
然而,下一刻這隻還算威風凜凜的先頭軍隊,卻是當場紛紛騷動起來,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嘩然和驚呼連連。
因為僅僅是在他們的斥候,方才偵查過一個晚上而已;原本空無一物的山谷最狹窄處,居然憑空出現了一座城牆和陣壘。
這其中所包含的意味,足以讓參與此事的大騎士和分團長們疑神疑鬼不已。
盡管如此,随後來自後隊中的命令,還是讓他們吹響了進攻的号角聲。
随後,一群群手持劍盾和刀斧的步兵,越陣而出組成了若幹個楔形的進攻隊形;然後,在一陣高過一陣的呼喝聲中湧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