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都沒有任何的使用代價;豈是……”
“夠了……”江畋卻是擺手打斷他的話,然後轉頭對着那名地中海頭的武裝修士道:“你還知道什麼,都盡管和我說來;比如,你們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圖盧茲,這究竟是聖王國的授意,還是有人暗中聯系。
”
然而,接下來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名為德蘭的秃頂武裝修士,卻是對于所謂古老的血脈傳承,充滿了某種意義上的敬意和尊崇。
因此,在接下來的審問當中,他幾乎是毫無保留的供述一切,隻求能夠留下來。
以便就近獲得觀察和了解,自由軍中的這些傳承騎士,及其血脈覺醒的機會;同時也想親眼見證,自由軍是如何搜尋、打擊和消滅,那些隐藏在人群中的異類。
所有他幾乎是有問必答的,回應了所有的問題。
比如,駐守聖王國三大核心領之一,阿基坦境内的戰斧騎士團,其實是受到前大王冠領總管家族成員之邀;派遣副團長裡修斯帶領一支分團,前來打前站和試水。
因此,一旦在當地站穩腳跟,就會迅速跟進。
當然了,這似乎又涉及到聖王國境内,長期形成複雜政治格局和當今局勢。
作為西大陸的光複運動中,由聖騎士羅蘭率領聖荊棘騎士團建立的國家,聖王國從一開始就是騎士團領地與古代行省,并存的國家。
而作為聖羅蘭後裔的王室,每代國王也身兼大騎士團總長的二元屬性;因此,他在統治古典行省制下的行政官員和王立軍團的同時;也以總團長的身份,掌握着各地分屬騎士團領地,所構成的各支武裝力量。
因此,這些騎士團就相當于西大陸,常見的聯隊到兵團之間的編制;他們固然遵從身為總團長的國王号令,征集編成武裝追随征戰或是聽從調遣的同時,也代表了形形色色地方上,不同的立場、利益和訴求。
而本部位于阿基坦境内聖安吉列城,的戰斧騎士團就是其中之一;作為王國境内數十個大小騎士團之一。
因為國内某種政治派系上的緣故,他們并沒有能夠加入到王國所組織,支持北方勃艮第王朝的幹涉軍。
但是随着前往北方的數萬幹涉軍,在王國境内取得了大量權益;這些位于南方邊境地區的騎士團/邊疆軍區,多少也有些坐不住了。
随後勃艮第王朝簽訂的受保護條約,再加上王黨邀請,最終采取了實際行動。
因此,與其說他們代表的是聖王國整體立場,不如說是留守國内的部分,阿基坦騎士團/貴族階層的訴求和想法。
又比如,如今戰斧騎士團/邊疆守備區下轄三個分團,每個分團又有三、四個聯隊共計4000+。
其中正式和候補、見習騎士隻有數百人,其他都是軍士和扈從;除此之外,還有鄰近區域的幾個騎士團領地;大概還可以提供數量相近,乃至略多一些的兵力;而每個騎士團中,據說也存在若幹的血脈傳承。
因此作為秃頂武裝修士德蘭,知道了自由軍中擁有整整好幾個,(不滿編)連隊的(新老)傳承騎士之後;簡直是目瞪狗呆的久久說不出話來了。
因此,确定了具體的敵人和未來威脅之後,就該收拾局面了。
首先是,抓捕已經臭名昭着、民怨鼎沸的宗教裁判所成員;然後将他們與被俘的王黨武裝,還有城市貴族派一起,在街頭上接受市民百姓的控訴和舉辦公審大會,最終在環城遊街之後,明典正刑的挂上路燈。
其次,是由圖盧茲城本地委員會的幸存者,作為追随自由軍的特别代表,前往周邊地區的各處城市、市鎮;宣讀和揭發王黨/舊貴族,叛變國家、勾引外敵、倒行逆施、宗教構陷的種種罪證和事迹,形成輿論。
再加上,當地最大的城市圖盧茲,被自由軍一個照面就瞬間攻克的消息;也随着那些逃亡敗兵擴散開來之後。
接下來的日子裡,自由軍幾乎是毫無阻力的一口氣接管了,位于加龍河流域的大多數城市、市鎮。
甚至隻要見到自由軍的旗幟,無論是殘餘的王黨還是其他敵對派系的武裝,都幾乎是從所在據點/市鎮裡望風而逃。
最終又紛紛向西南彙聚到了,上加龍行省與鄰國比利牛斯行省,交界的重鎮塔布市/要塞中。
而在這裡,也駐紮着戰斧騎士團的另一個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