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上報上來。
如果,光靠江畋一個人逐一的審核和批複,那簡直不用做其他事情了;所以通常他隻專注尉官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本重點考察的小本子。
作為兵團這一級和校官階層,還有私下裡向江畋個人特别推薦,個别有過傑出表現和潛力的人才。
這樣下來雖然不能保證面面俱到,但也相對領先時代了。
第二天,來自最初米多涅城食品加工場的第一批産品,也沿着大路抵達了阿維尼翁城;又變成了江畋面前,看起來十分醜陋,活像塊灰黑色磚頭,硬度也和砌牆磚頭無異,敲起來梆梆作響的玩意。
居然就是根據江畋所下達的廉價且耐貯存的标準,而在當地經過多次嘗試和調整配方,最終用研磨的未脫殼谷物、豆子、幹菜、肉糜和内髒,所制成的壓縮口糧樣本。
說實話,味道真是一言難盡。
而另一個大号封口陶罐一樣的玩意,就是工場生産出來的第一批罐頭;撬開密封的膠泥圈之後,就露出裡面粘稠的半固态食物;用便宜香料所腌漬的大塊豬肘,或是油乎乎的濃湯炖肉、魚塊……
雖然聞起來味道有點怪,吃在嘴裡也是稀爛乎乎的,隻有濃重調料的口味。
但是居然還沒有變味,放在滾水裡加熱了之後,沾着面包吃也沒問題;或者下鍋熬成湯汁也能和特制口糧一起騙飽肚子。
整體來說,雖然味道總體不盡人意,但是基本上小巧便攜,長期貯存和高熱量、扛餓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樣的話,就可以進一步推進地方後勤保障體系的完善,和軍隊食物日常配給的分級制度。
比如目前軍隊的食物配給,分為日常和戰事兩大類;然後,再分成I,II,III,IV,V,VI,VII六個等級;I級口糧配給最簡單,就是一天一磅半的面包幹,或是粗麥餅;專供臨時招募勞工的夥食。
II級口糧為較長時間随軍的勞工,在這個基礎上多一份麥粥湖湖或是豆子濃湯;III級就是新編連隊和暫編連隊的配給,日給三磅的先做面包或是粗麥餅,七盎司的腌肥膘或是腌魚,兩盎司的奶酪。
V級為正編連隊的待遇,在之前基礎上,一個小隊(9-10人)共享個十磅重的陶制大罐頭或是火腿、熏肉、灌腸。
VI級為老兵/資深連隊的配給,罐頭換成了等重的活雞鴨鵝,或是其他的新鮮肉食。
而VII級為傷病員的營養餐标準,因地制宜等同于所在地方,殷實以上人家的平均夥食種類。
然後從軍隊序列開始,所有配給當中,都會額外搭配若幹鹽、茶葉/咖啡、糖,還有适量供應的澹啤酒。
番茄免費閱讀
此外自由軍士兵的日薪是,新兵每日6生丁,正編士兵8生丁,老兵12生丁,下級軍士15生丁,中級軍士18生丁,上級軍士1埃居(20生丁);軍士長/士官1埃居5生丁;炮兵、騎兵的軍士長多5生丁。
然後是軍隊中層的尉官級别,準尉1埃居10生丁、少尉1埃居15生丁、中尉2埃居5生丁、上尉三埃居;自少校以上每升一階就增加1埃居,并開始領取額外的年金。
此外,還可以從戰利品中得到分成。
而這隻是常态下執勤期間的士兵收入,到了戰時又按照所在地的軍事任務時間長短,另外按日發放對應的戰地津貼;騎兵、炮兵、工程等技術性的兵種,又有額外兵種的津貼和牲畜的食料費、耗材。
就在江畋不得不再度全心埋頭于文牍當中。
來自自由軍新組建的直屬/特勤連隊,由老獵人埃阿斯帶領下的十多個個特别小組之一,從阿維尼翁城附近小鎮所送出來的消息,也将他暫時給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