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七章 示好

首頁
    “高淵明麼?似乎又聽過這個名字,可惜已經不記得在哪裡了。

    ”江畋不由的心中一動,自己前身的過往終于被找上門來了麼?卻神色如常道:“可是他有什麼幹礙,卻要勞動殿院為之注目麼?” “倒也不是什麼其他事情。

    隻是不久之前,有人在京大内見到,疑似失蹤日久的他。

    ”朱禦史慢條斯理道:“而後就在在登聞處出首投告,稱其曾私下參與謗言朝廷的結社,并有私印小抄為證。

    ” “原來如此,隻可惜我對此人實在沒什麼了解;倒要叫殿使失望了。

    ”江畋不動聲色道:“不過,我若是日後有機會遇到他,也要好好盤查一二,究竟是怎得交人不慎,才會惹下這些是非麻煩。

    ”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妨礙江監司的公務了;”朱禦史倒也沒有怎麼失望的笑笑道:“隻是高某人的過往相關桉卷,正好都被從長安縣收了過來;如果監司有興趣查訪的話,倒也不妨相詢一二。

    ” “那就多謝朱殿使的一番好意了。

    ”江畋也點點頭,算是接下了他拐彎抹角送過來的這個人情:“畢竟都是憲台的門下,裡行院雖然别有職責,但是日後也少不了,需借助殿院諸位同僚的機會。

    ” 于是,在江畋進入專門用來查閱的檔牍房之後,一份帶着特殊标注的厚厚個人桉卷,也送到了他的面前來。

    江畋隻是稍微翻了一下就确定,這應是長安縣保管的最初版本,而且相當的完好齊整。

     雖然,不可能避免被人抄拓副本的概率,但是光是這份态度,就是一個分量不輕的人情了。

    而翻到最幾張新添注的部分,他卻是忍不住冷笑了起來;自己還沒有打算舊賬,卻有人迫不及待跳出來。

     這樣的話倒方便他了。

    然而,更加出乎他意料的是,光是仔細查看完這份前身在京城,被人搜羅到的日常行迹和事件,并且和記憶當中的碎片逐一對照起來的時候,之前才消退的任務提示又浮現。

     慢慢閃現着最終增加了0.8%的進度。

    難道這個藏在當下巨大時代背景當中,足足橫跨了數十年,卻隻能随機觸發的長線任務;其實還與自己的前身,有着怎樣的潛在關聯性麼? 不久之後,江畋的手筆一頓,卻是視野當中出現了新的提示,讓他等候了許久的時空孔穴,在這一刻終于穩定成型了。

    因此片刻之後,确定四下無人的江畋,在意念中突然呼喚道:“小圓……” “老祖?”在視野界面當中,也驟然出現了一個“錨點連接中”的标志,随即出現小圓臉有些歡喜異常的聲音。

    下一刻,随着他的意念繼續深入,頓時就在視野一側出現了一副時空同步的場景。

     卻是一身小号錦繡甲胃,而顯得威嚴滿滿的小圓臉兒;正在一處大帳當中左右顧盼着什麼。

    下方則泾渭分明的左右兩班資序,具列着數排頂盔掼甲、武服弁冠或是長袍大衫、高冠博帶的文武将吏。

     而居中一名頭戴進賢冠和紫袍大袖,須發霜白的老者,正在康慨激昂的當衆宣讀着一封表章;卻是作為當下公室三管四領之首的左輔少傅,當代大儒、士人領袖,别号“博古山人”的崔毓源。

     而在場的衆多官屬和将領,還有分藩和世臣的當主們,都不由自主的随之露出了歡欣鼓舞的激動、崇敬、憧憬和向往的種種神色;僅僅是在意念中交流了片刻之後,江畋也簡單明白了此刻的現狀。

     在基本收複西南各州,并平定了中原京潛在騷變之後,再興的東海公室聲勢也達到了一個頂點。

    因此在各方迫切渴望恢複故土、結束戰亂再造太平的呼聲中,行台也順勢發起了一系列決戰攻勢。

     于是,在短短一個多月内,曆經了穴禮山之戰、骨火山之戰、獐山之戰、吐含山之戰和大臨關攻戰之後;傾盡行台之力的五萬大軍,得以進逼并攻戰了距離王京/金城,隻剩下二十多裡距離的商城。

     然後,因為之前的兩道《诰令》,而導緻了領下衆叛親離或是逃亡益衆,眼看要走投無路的南方諸侯藩家殘餘,也再度彙聚在金城/王京為首的僞公室/傀儡小朝廷旗下;而試圖做出垂死掙紮之舉。

     因此,林林總總的各方彙聚之下,也讓他們湊出來了至少三萬之衆;再加上城内僞公室名下,由扶桑人編練的六千王京護軍;以及号稱一萬的鎮守扶桑藩兵,看起來也不是沒有甕城據守的機會。

     然而,正所謂是人心散了隊伍也帶不動了,就算是天降勐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