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八章 進程

首頁
    就在海東“奇兵”收複清海鎮的第五天。

    随着迅速完成休整補充的行台軍,緊鑼密鼓的攻勢如潮,連下淳華、大山諸郡;扶桑軍連戰連敗之下。

    南原京内的西路總大将橘諸良麾下,也發生了分化。

     因此,在三萬七千名海東軍,即将兵臨南原京城下前;随着積累日久的矛盾激化,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暗中挑撥手段。

    城内突然就爆發了一場内亂,幾乎将南原京内十三家藩軍,都卷入火并中。

     結果,身為大将軍派遣在西路的監軍重臣,九州太宰府大貳的管原少良,築前太守/國司藤原吉房,在混亂中遇刺身亡;所屬的“禦笠團”和“遠賀團”兩支九州王軍一朝散盡,轉而暴掠城中洩憤。

     作為碩果僅存的博多(港)水軍統将大江匡房,也在街頭沖突當中被人當場殺死;因此失去這些得力臂助後,作為名義上西路總帥,官拜中納言、新甸君的橘諸良,在事實上已失去對于局面掌控。

     等到海東軍先發的千餘長從輕騎,抵達了南原京城下之後;城内十三家扶桑藩,有三家在動亂中失去藩主或是領頭人,被其他勢力兼并就此消亡;另有五家藩主搶先一步帶兵出走,東奔大将軍府。

     而連同西路總大将橘諸良在内,留下來監守的其餘五家藩軍,也是不免元氣大傷或是部下殘損;因此能夠用來守衛南原京的兵馬,已然不足萬餘人了。

    為此,他不得不下令征發和武裝了随軍民役。

     然後,又下令将城内投奔而來的僞百濟,高麗叛黨,還有彌勒教的殘餘;都給驅趕上了城牆,以為協守陣前的炮灰。

    然而,就是他這麼一個倉促草就的決定,卻導緻了一系列難以意料的嚴重後果。

     随着北地讨逆行台連戰連捷,反攻三千裡山河的聲勢越發浩大和人心思歸;再加上收攬流亡安置百姓的手段相對得力。

    那些真正鐵了心,要對抗到底的鐵杆叛黨和附逆之衆,其實已經沒有剩多少。

     因此,那些僥幸在戰場上得以逃脫了殺戮的幸存者,不是紛紛散入鄉野,就此化作人畜無害的良民、順民;就是通過那些義軍、鄉兵,甚至是被收降的赤褲黨,七拐八彎的暗中聯系上了行台方面。

     所以,在武州、全州各路扶桑藩軍,相繼敗退下來之前,就已經有人先行潛入了南原京;就此潛伏下來以待時機。

    而行台大軍的到來,則是給了這些眼線和探子,開始暗中活躍起來的莫大契機。

     因此,在來自行台許諾在戰後“既往不咎,解甲歸鄉”的條件下,這些本土出身的叛逆殘黨,也很快發生了動搖和分化;最終在沒有驚動任何扶桑藩軍的情況下,暗中弄死了那些鐵杆從逆“奸黨” 再加上姬澤藩的内線,所暗中提供的消息。

    當行台大軍圍城營地得以建成的當日;城頭的守軍中就發生了騷變。

    然而就在城内各路扶桑軍,連忙前往彈壓的同時。

    由相馬氏監守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