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程

首頁
    僅僅是一天之後,江畋就再度離開洛都,踏上了帶隊前往長安的旅途。

    因為他又升官了,從原來的禦史台察院左巡判官(正八品上),變成了監察禦史裡行(從七品下),同領檢校兩京館驿使。

     也就是從字面上意義說,這個任命讓他擁有了,京畿道到都畿道之間,包括河南道、關内道、山南東道和河東道在内,涉及沿途水陸驿路館舍和地方官民,一應督查不法和違非搜撿的權宜。

     而作為貼職的金吾衛(長安)翎衛中郎将府錄事(從七品下),也順勢提升為了金吾衛(洛陽)翎衛中郎将府長史(正七品下),成為了翎衛中郎将府頭号文職左副,甚至還比朱街使海高一階。

     不過,他真正的職權還是在暗行禦史部;也就是經過此事之後,被正式列入禦史台名下,一台三院之外的新設附屬機構。

    隻是對外的稱呼,卻被改成了第四院/裡行院,長官為裡行正使/掌院。

     下屬人員依舊分為裡行(行政)/外行(行動)兩部。

    裡行部參照禦史台諸院故例,自掌院(岑夫人)以下常設一房三廳,既内機房、糧料廳(顔判官)、訓作廳(孟簽事)、工營廳(韓都官) 内機房主管庶務和吏員,常設掌印主簿一人,從七品下。

    此外又有錄事四人,從九品下。

    有流外品的主事六人。

    又有令史七十八人,書令史二十五人,聽直十六人,掌固十二人,并雜左役使不定。

     外行人員部分則是比照武德司,分設為左右軍巡院,各自分設六部指揮使(都尉銜)。

    因此其中六指揮相對齊編滿員,并且在任的(關東轄區)左軍巡使,就是正領兵在外剿殺“獸禍”的鄭金吾; 而以長安為管轄核心的(關西轄區)右軍巡院,則是還停留在紙面上;需要後續抽調人員和物資、器械,慢慢補全和編練起來。

    當然處于内部平衡的考量,就沒金吾衛什麼事,會從下十二衛選人。

     這也和江畋當下的職責相關。

    因為,他的本職轉為暗行禦史部的代監司正。

    在新劃定的衙門歸屬當中,這個監司乃是變相獨立于,大多數内外行人員之上;屬于朝廷派遣在暗行禦史部的特設代表。

     預設的監司有一正兩副,以為分别監察和督導,暗行部/裡行院的内行機構/外行人馬。

    但因某種緣故,目前隻有江畋這根獨苗。

    他本職主要還是掌管和收容、研究異常物、妖鬼,并應邀提供支援。

     因此,他在内行機構可以要求一房三廳的協助,并且調遣一部分所屬的工匠、醫官和内衛人員,短期或是長期的聽用某個項目;對外,則組成自己專屬的特殊武裝,以為對應着支援外行部隊之請。

     事實上,因為面對陌生事态而從無到有的緣故。

    暗行部的内部章程和獎懲條例,很大一部分都是參照,他所陸陸續續提出的建議,或是在實操當中發現的問題,而不斷的補充和修改、編列而成的。

     作為一個飽受資訊轟炸的現代人,想要從曾經學過的《安全生産條例》《危險品管制條例》《解放軍内務條令》《軍事訓練條例》《警備條令》當中,提取出一些有用的同理部分,實在太簡單了。

     按照朝廷的規劃,日後如果還有需要,可以進步一步的提升職權和擴大機構、人員的規模。

    這也是岑夫人籍此一連串事件,在一番上下運作後,短時間内為本部門所能争取到,最大成果和資源了。

     但是目前本部正在轟轟烈烈推進的這一切,卻是與江畋暫時沒有太大關系了。

    因為,在短時間内的升職之餘,他也接到來自朝廷的新任務,就是暫時放下眼前的本職事務,即刻前往上京/長安。

     以暗行部/裡行院的代監司正,身兼右軍巡判官帶領一班打前站的人員,将空缺的右軍巡院的架子,給先行籌備和搭建起來。

    這樣待日後天子還駕上京的時候,就可以迅速行駛暗行禦史部職能。

     不過,江畋信手搭在依偎身側的令狐小慕,那令人贊歎的健美盈實大腿上;而讓隐含幽怨的她時不時,翻出一些欲拒還迎的白眼。

    腦海中的思緒卻是回到了昨天,臨時被招入大内之後的面見上。

     隻是相對前些天陛見時,在宮殿外的台階上做廣播體操一般,遙遙朝拜而舞的走過場形式;這一次則是被安排在了大内皇城深處,與值守宮中的門下省僅有一牆之隔,一處不知名的偏殿阙樓内。

     雖然依舊在重重的帷幕背後,除了江畋自己之外看不到任何人;且從頭到尾都隻有一個聲音在問話。

    但他加強的聽覺,還是覺察到圍繞着左近,大量甲革和刀鞘的摩擦,以及幕後多人讨論的細語。

     但是相比那些已經在城内中上層,傳得紛紛揚揚的奇形怪狀之物。

    深藏帷幕背後的大人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