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宴飲

首頁
    作為招待的主人,無論是辛公平還是成士廉,都已經早早迎候在了樓下;見到了江畋之後,更是簇擁上前扶手把臂,口口聲聲“恩人”“貴官”。

    殷勤而熱切就往樓内引去。

     端平樓從外間上看,也就是一座五層高,中規中矩有些樸素的大型酒家而已。

    但是一旦進入其中之後,就會發現别有洞天一般,迎面大片精心栽培的室内花木和人造溪泉,讓外間餘熱和塵嚣頓消。

     從二樓開始才是用以待客的所在;然後,随着四壁拾階而上的樓層越高,相應的檔次和格調也就越發高上。

    而據說五層樓頂和露台,則是隻有一些特定身份的熟客預定,才能使用的專用場所。

     最終,江畋等人被引到了三樓的一處敞闊廳堂内;在這裡,除了壁上照得明晃晃的獸口魚紋燈枝數具,還有牆角的幾支梅紋瓶裝的時令花卉之外,就隻有已經擺好的席案,看起來就是清爽利落。

     而這一次招待會宴,采用是胡食會餐的風格。

    也就是在寬敞的柱廊大廳憑欄處,放上一張十多尺長寬的大案,然後,圍着大案三面擺下軟塌和坐墊;隻留一面用來上菜和欣賞欄外的歌舞器樂。

     事實上,這一世的唐人會宴方式,因為寰宇海内的廣大交流之下,也變得極為豐富多彩。

    除了傳統的會食(同桌吃飯)案食(據案分餐),還有廊食(長桌并餐)遊食(自助餐)外,還有胡食法。

     當然了,這個時代所謂的胡食其實按照出處,也是分作許多不同形式的。

    其中比較有名的大秦胡食,就是用卧榻圍成一圈,主人和賓客無論坐卧皆可,在塌上進食以為觀賞居中的歌舞表演; 而回鹘胡食,則是圍着居中炙烤的火堆烤架,墊毯席地盤腿而坐,由奴婢不斷割肉送酒呈前,會宴各人手把而食。

    而這一次招待江畋的風格,顯然是典型的波斯胡食,所以以軟墊坐塌圍案而食。

     随着四時鮮果、五色幹脯和六味蜜餞,七碟小菜,等名目的開胃前菜,被相繼呈送上來,并且由江畋一一品味之後;無論是成士廉還是辛公平,都慢慢放開了拘謹和客套,而開始慢慢的遊刃有餘。

     在這裡,也可以看出辛公平與成士廉的差别所在;前者顯然是熱情爽朗而心直口快,就算說錯了話,也讓人生氣不起來。

    後者則是相對圓滑自如,善于察顔觀色而不失分寸,看起來很好相處。

     但是,從他們之間的互動和具體态度上看,卻又是身家優渥的成士廉,似乎對于家門破落的辛公平,更加推崇和景仰一些;而事事都以這位年紀相近的學長為主,哪怕也許這場宴席是他的東道。

     因此,在初步的寒暄和熟稔之後;作為小宴的主人兼本地人,成士廉和辛公平也輪番介紹起來,洛都當地的一些風景名勝和賞玩遊覽去處;乃至一些街頭巷尾的秘聞和轶事。

     而每當樓内,出現身份比較特殊的客人時,他們又會主動為江畋介紹對方的來曆和出處 “那位啊,便是宮市小使李睿了。

    ”成士廉遙指一名富态無須、長相陰柔的中年人介紹道:“這端平樓的常客之一,别看他是個内臣,卻是各處風月薮裡的老玩主,據說還是《尋芳錄》的東主。

    ” 當然了,江畋知道宮市使這個名頭,還是來自語文課文中,柳宗元的《賣炭翁》所描述的強取豪奪形象。

    但是,按照成士廉的說辭,這個時空的宮市使,已經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就像是原本在曆史上,捉蛇拿鷹到處敲詐勒索的五坊小兒,在這個時空變成了維系皇權的眼線和爪牙一般。

    曾經臭名昭著的宮市使,在經過泰平中興中的改造之後,也變成了一個高大上的肥缺。

     在大内所屬一省(宮台)三監(秘書、殿中、内侍),五局(掖庭、宮闱、奚官、内仆、内府)六尚(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又二十四坊中,專門負責處理宮内舊物差事; 雖然看起來就像是個賣破爛的,但卻是大内群宦們,為數不多對外的公開營生中,鄉黨風光體面的肥缺。

    在地位上,也僅次于内府局那些專門負責,大内生活起居和皇家日用采買的大宦們。

     因為,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舊貨處理,他們可以名正言順主持競價拍賣,大内銘記的物件和皇家認證的器物;不要小看這些物品,天下承平百年而諸侯輸貢不絕,民間有的是暴發戶願意花錢接盤。

     隻為了在親朋好友和賓客面前,擁有一件可以拿出來炫耀,号稱是天家用過的傳家寶。

    而且,相對于那些需要特定資質和地位,才能獲得皇供商身份,進行接洽的内府局;宮市使無疑要親民的多。

     理論上,隻要你身家清白,又舍得花錢;那給自己整一套縮水版的内造/禦用器物,是基本沒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