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九章 野雨(4200字)

首頁
    作為橫貫兩京之間的通衢大道,沿途幾乎都是雞犬相聞、人煙稠密之處。

    唯有西行來到了函谷古道内,陝州和虢州交界處,才一下子有了置身于荒野中的感覺。

     隻見一邊是高山深峽,峭壁奇駿,放眼盡是古木蒼森,猿啼鳥飛。

    另一邊是青黃相間如縷的大河奔流滾滾;不斷從對岸的河灘、台地和黃土塬上,沖刷下大片剝裂的沙土滾泥。

    偶然往來的舟楫也變得極其渺小。

     但是與此同時,路上遭遇的人煙也開始變得稀疏起來;尤其是過了戰國時的桃林塞遺址之後,大概走上好兩三個時辰,也未必能夠遇到一個交彙的商旅和行人;這時候,一場瓢潑大雨突然而至。

     雖然是初夏方熱的天氣,但是驟然而下冷雨淋多了,所造成的溫差還是很容易讓人畜生病。

    于是,前方橫穿一大片野桃林的路口,所遭遇到的一處野店,就似乎成為江畋等人當下避雨的首選。

     既然是既然是荒郊野地裡的野店,自然就沒有官方的館驿那麼正規和齊全;遠遠看起就是一個林間空地處的大院子。

    隻是在用來阻擋野獸闖入的外土牆上,早已經斑駁剝落出坑坑窪窪的缺口。

     而在牆内,也隐約可見一座土木結構的兩層樓舍,以及若幹片竹木搭蓋而成的簡易棚子;在雨水瀝瀝的沖刷之下,鋪了卵石的地面,很快就變得一片濕滑泥濘,又彙聚成一股股臨時的水流。

     而在棚子裡,早已經栓了十幾匹的各色馬匹和代步的驢騾;還停着一大一小的兩輛馬車。

    見到外來客至,守候在棚子裡的夥計,便就連忙的撐傘踩水奔走過來,不顧身上淋濕而大聲招呼着。

     因此停頓好車馬之後,江畋一行也踏入野店樓舍當中,撲面而來的就是一陣煙氣、人聲與汗味混雜的熱風;隻見大堂前庭已坐了好幾桌各色人客,而在不停的召喚之間,吃得是滿桌酒食淋漓。

     而在空曠的大堂後半部分,卻是一排沾滿油垢和可疑污漬的帷幕和草席,所間隔而成的許多小間。

    而這些專供行人休息的狹促小間裡,隻放得下一張且容躺下的竹榻,以及架在其上的一具短案。

     而此時此刻,這些小間當中俨然大都有人使用。

    其中有的早放下帷幕,正在一片嘈雜聲中,毫無妨礙鼾聲大睡不已;也有人在掀開帷幕的單間裡,墊着行囊躺靠在竹榻上,據案持著開懷大嚼中。

     更有個别看起來是行路上的同伴,或又是新舊相識的友人,在彼此相鄰隔間中,低聲攀談着什麼;但也有個别士子打扮的人,略帶拘謹和警惕的抱着書奁,就着後壁透進來的光線,在看着書本。

     但其中形形色色人等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坐在牆角的幾名黑衣公人。

    他們的服色看起來與當初台獄所屬近似,但在紋飾上又有細微的差别;而在他們之間又隐隐簇擁着一個,帶着黑頭套之人。

     這人手足都有明顯的鐐铐,穿着并不怎麼合身的灰色粗布外袍,顯得露在外的肢體有些瘦弱和幹癟;盡管如此,這些公人交錯巡梭的視線,卻是沒有片刻離開過這位身上,時刻保持着懾人的警惕。

     在見到緊随江畋而入的慕容武等人之後。

    略微詫異的在眼神交錯間,簡單确認了下疑似同行的信息;就将注意力重新轉回到了,他們所監押的那名犯人身上。

    當江畋落座後,慕容武在耳邊輕聲道: “錄事,這些怕不是刑部所屬的五方缇騎,專門押解違禁重犯的玄武隊所屬。

    ” 按照他的三言兩語的介紹,這又是那位穿越者前輩,所留下來泰平改新的遺澤之一。

    也就是作為大唐疆域擴張之後,傳統刑名司法體系的補充。

    六部之末的刑部擁有針對不法之徒發布懸賞的職權。

     畢竟,國土廣大而民間尚武成風之後,不可避免會産生一些治安問題,乃至犯罪事件。

    并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有效緝拿;甚至在一些官府有司力量所不及的混亂、邊鄙之地,形成法外之徒的聚居地。

     這時候,就輪到那些官方在冊或是默許存在,有活力的民間團體和江湖人士,開始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得以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因為除挂出去的懸賞金額之外,對方生死自負也不占用體制資源。

     發展到了後來,就幹脆變成了各種定期發布的榜文排名,而開始吸收大量民間資源和地方官府力量參與其中。

    原本隻能鞠問七品以下的刑部,也正式擁有監督和指導,各道州府縣公門吏員的職權。

     而刑部直屬五方缇騎的編制,就是在這個日益增長的需要上誕生的。

    五方缇騎按照方位,各有不同職責和側重。

    像是持黑色身牌和過所的玄武隊,專門負責就是各種重犯的押解和遞送。

     而等到慕容武這裡話說的差不多了,才有跑堂的夥計披着洗得泛白的巾子,很有眼色的湊趣上來,一邊鞠身連珠問好,一邊用力抹着案面道:“客人安好,可要進些湯飯?鄙陋處有現成的蒸餅,黑面、褐面、黃面和白面都有,還有菜心、幹菇、臘丁、羊肉的餡兒……” “若是客人想要用飯,也有雕胡米和薯蓣絲、雞頭米的蒸飯,還有濃煮的麥粥和栗米粥……若是客人嘴幹,可以先來一盞本處的走油羹和風辣湯,保管一口就唇齒生津,兩口就暖和起身子來的;若客人想要換口味,本店尚有韭葉水引餅和湯中牢丸……” “若是客人想要嘗口鮮的,本處也有缸裡養的活水魚,現成的小羊和活鵝、仔雞,自種的蔓菁、水芹,還有新摘的茱萸和豆角。

    大鍋做出的山椒魚頭和活脫羊肉,豆炙鵝,也是頗為開胃爽利的……對了,本處還有當年新釀的豆薯酒和三谷渾釀,客人可要來一角?” 當然了,能夠在這種通衢大道上做營生的,哪怕是野店也需要些手段和本事的;因此,除了價格可能貴了一些之外。

    倒也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