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軸杆斷裂開來,刹那間中空内裡隐藏的事物,嘩啦啦灑落在了桌案的紙面上。
一時間雪白紙面都變得華光爍爍起來,卻是鋪陳了一顆顆晶瑩璀璨的細碎寶石。
其中紅的綠的藍的白的都有,大的有小指頭大,最小的也有黃豆大小;而且明顯進過了切割和打磨;甚至還有一些類似金銀的殘邊,看起來似乎是從價值不菲的首飾器物上,給挖撬下來的。
好嘛,這幅破字帖裡面,居然還夾帶這麼一筆意外的收獲。
相比這一大把來曆不明的璀璨寶石;最後斷開的軸杆當中,最後還倒出來一張單薄泛黃的紙片;紙片上隻有一些蚯蚓一般的線條和墨點。
然而,這一刻江畋卻覺得似乎有些眼熟,就像是在哪裡見過的一般;随即他在思索片刻之後,來到側壁一張花鳥挂幅背後,刻意留出來的木隙當中,摸到出來一張折疊的布卷。
卻是,在右徒坊小樓燒塌廢墟當中,那半截樹心裡找到的火浣布圖樣。
在江畋展開來對照了好一陣之後,頓時就找到了其中的相似之處;因為裡面居然有大部分線條和墨點、标記是相互重合的。
再用一張名為澄明堂出品的雪花紙,用畫白描的炭線筆将其分别臨摹下來之後;就像是交相錯位的拼圖一樣,頓時就補完了相互之間的缺口和短少處;而變成了一張相對完整的大緻地形圖。
但是,接下來江畋左看右看,都沒能看出來這幅地形圖的具體參照對象。
因為,這些線條、墨點和奇形标記,并不像是長安城區所在的城坊分布,也不像是野外的山川河流地理分布。
于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江畋決定暫且放下這些困惑,重新旋滅照明的燈火躺下睡一覺再說。
然而,在摸索小貓仔“繡斑”的時候,卻不小心碰翻了它喝水的小盞,頓時就一手濕漉漉的。
随手甩了幾甩,卻是有幾滴濺到了攤開的臨摹紙上;不由連忙用袖子抹幹。
然而下一刻,江畋卻突然愣了下。
因為,被水迹抹過的紙面上,幾條長長的濕痕,在朦朦月色下突然觸動了他。
于是,江畋再度用快火折子(原始火柴),劃點起岸上照明的白琉璃(透明玻璃)燈。
他若有所思的仔細端詳了好一陣子後,才提燈來到了外間,在存放書籍和資料的擱架上,抽出一份案牍來。
接下來,他毫不猶豫的拆開這份案牍的卷封,頓時就露出了内裡,附帶在一疊抄件中的圖樣;上面赫然還有幾個逐漸模糊朱字标注“右徒坊下水……”;而在圖樣上,同樣被标注和延伸出新線條。
江畋毫不猶豫的将這張抽了出來,然後,放到了那張臨摹紙上,逐一細節逐一細節的對照下來。
最後,果然發現這張重新标注和勘驗過的,右徒坊下水溝渠的分布圖,赫然就能夠重合到其中一角。
這一刻,江畋就像是獲得什麼有趣玩具的大孩子一般,突然就充滿了迫不及待的想要解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