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十四章 對決

首頁
    家聯軍之中,占據優勢和主導地位;辰氏也算是傾囊而盡、傾巢而出了。

    不但調動了藩邸的家将部曲和族兵三千,還抽調和征集了七支分家,二十一姓世臣,九百家藩士的餘丁。

     最終在短時之内募得九千之衆,占據了聯軍一小半的兵力;正好壓過史氏藩邸所出,由史彌泓碩果僅存的小兒子和女婿,所分别統領的七千人馬一頭,也足以鎮壓其他十七家,來曆紛繁的人馬。

     雖然,以他羅括了兩大藩的财力物力,又搜括了沿途州郡的庫藏,才讓其中小半數得以着甲,而其他都是持械白兵而已。

    但是面對北原京内,那些内亂之後殘存的殿軍、守捉兵和捕盜士卒,還是頗具底氣的。

     更何況,還可以以讨伐僭越的理由,名正言順的抄掠公領和沿途的郡縣城邑。

    不斷的補充和壯大自己的聲勢。

    隻要有足夠的前驅和填壑(炮灰),用以耗盡那些守軍的力量,接下來就是水到渠成了。

     而且,作為興兵複仇和讨伐僭越行台的條件。

    他也與史氏一族的幸存者達成協議。

    戰後安排個兒子過繼到辰氏夫人的名下,然後迎娶史氏之女;就此繼承史氏家門和姓氏,以壓制那些異己之聲。

     而作為史氏僅存的小兒子,隻是别房庶出的史邦弼,在放棄了繼承藩邸訴求之後;就地迎娶辰氏之女。

    然後在辰氏、史氏兩家全力支持下,就此名正言順地入主北原京留司;重開一支家門淵源。

     事實上,一路過來作為起兵助戰或是通行過境的條件,北原京内外所屬的一應官職,都被事先瓜分好或是暗中允諾出去了;就等着兵臨城下而瓜熟蒂落的那一刻。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最後一戰。

     因此當辰氏為首的中軍,在衡武莊立帳下來之後。

    首先迎來的不是彙報軍情的将弁和下臣,而是聯軍中絡繹不絕前來拜訪,請求和交涉相應事宜的各家領頭人;甚至還有來自北原京的秘密代表。

     而這些秘密的來訪者,不但帶來了北原京内發生的各種事态和消息;也讓辰定梵初步确定,行台上下正在一邊大募城内丁壯,收編各家的護衛充軍;一邊召喚周邊忠于公室的藩家和守臣、軍吏前來支援,就此據城守戰的決心。

     于是在入夜之後,哪怕隔得老遠也能夠看見;被色調雜駁而繁亂的衆多營帳,和簡單陣壘所環護之中,衡武莊所屬諸多建築群落中,正在燈火通明舉辦宴樂的諸多動靜。

     “這也太過懈怠和輕疏了,你一定要吸取教訓。

    這些人實在是承平日久了,耽于安逸,必然也将死于安逸。

    ” 而在夜幕掩護下的一處矮丘之上,遙望着這一幕的江畋,也對着身邊的小圓臉道: “當然了,先前你在城内誓師時,卻也做的不錯。

    要想騙過敵人,自然要先能夠騙過自己人;尤其是在這種人心未穩,敵我不明之下;故布疑陣反而有所奇效。

    ” 而在他們身後矮丘的另一面,無數身穿黑鱗褐袍的殿軍将士,正安靜而整齊地拄着兵器和旗幟,端坐在地上進食和飲水。

    就像是彌漫和籠罩在大地上的一片又一片的氤氲。

     除了風過樹梢的沙沙響外,就隻剩下他們的吞咽聲。

    而在更遠一些的北原京城下。

    駐守各門的守捉兵,也在夜色中紛紛打開城門,黑衣罩甲,明火持杖的不斷開列而出。

     “隻待最後的号令。

    ” 而身為陣前統領和督戰的葉京,也在對着他們振臂鼓舞道: “城内父老家人的周全,行台大業的興亡成敗,就在一舉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