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江畋就上了一輛明顯是專屬于可達鴨,外表平淡無奇内部卻相當裝飾精緻的四輪寬幅馬車。
不但在車闆上鋪着絨毯放着靠墊,依次布置了案幾櫥櫃擱架等諸多陳設,還有收納式壁燈和挂鈎等物。
在夜色中踏踏徐然駛過大半個城區的馬車,最終就停在一處牌樓下;上面赫然是“平康坊”三個大字。
然後,換乘了兩架專人擡舉的搭子(類似滑竿、軟轎);又繼續在一衆步行親随的簇擁下前進。
而話痨式的念叨了一路的可達鴨,也再度正色解釋道:“請先生莫要介意,此處乃是朝廷明令,不聞貴庶良賤,禁行車馬的所在;小爺我固然往日不在乎這些瑣節,但卻不想因此打擾了先生的性質。
”
江畋點頭表示無妨。
平康坊名為坊區,其實就是一個小型城邑的規模;因此占地範圍頗為廣大,而真正有名的平康三曲(三裡),位于橫豎貫穿十字大街以北;而南面則是與之相關樂師倡優伶人的聚居地。
為這次出行江畋也換了一身行頭。
此刻他得以穿上了代表士人身份,收拾一絲不苟的青苧衫和烏短靴,頭戴通透輕便的烏紗濮頭;而腰上的銅扣蹀躞帶還懸了個小小淺绯魚袋,則昭示着來自官方的背景。
裡面放着那塊“禦史裡行協辦”的身牌,還有本地落戶的硬質身憑;以及代表某個家門客卿身份的鐵片。
因此就算是正巧遇到了,維持夜間巡禁的金吾子弟或是不良人臨檢,也不怕對方的盤查和詢問。
事實上,帶着前呼後擁扈從出行的好處就體現在這裡,在這些一看就不是等閑人家的随從簇擁下;絕少又概率會受到攔截和盤查。
甚至這些扈從在遇到巡禁隊伍時,還能與對方頗為熟稔稱名道姓招呼着。
因此,行進在燈火荟萃而人影攢動的平康坊大街上。
透過夜風中輕輕飄揚的紗罩,江畋既可以欣賞朦朦夜幕月色皎潔下,紅袖亂招行人如織的街景,也能悠然自得在耳中缭繞着,隐隐約約的絲竹聲和男男女女,充滿暧昧與旖旎的調笑聲。
然而,随着擡架的隐隐呼号聲和喘息,搭子上富有節奏的輕緩搖曳。
他也在腦中像是回憶如潮的,慢慢想起當年前身剛來長安時;初次被年長一些的同伴,給帶到這裡來見世面和開闊眼界的種種說辭與介紹。
這平康裡三曲在京中赫赫有名又各有特色,而這南曲與衆不同的特色之處,則在于密集分布的花街。
光這曲中沿街就有挂牌的行院百多家,而在曲徑通幽的裡坊街巷和獨門獨院,私自開業的還遠不止如此。
故而這一帶也被稱為虹香溝,據說是此中女娘們梳洗的脂粉,讓流水長年是彩虹一般地缤紛顔色,流到其他坊還依舊餘香不減。
然後甚至還催生了一個下九流的民間行當,就是在虹香溝專門打撈花钿什麼的……
此刻,随着夜深逐漸深沉,路邊已經可以見到一些看起來相當富華誇張,燈色帷幕豔麗的所在,殷情的迎送聲此起彼伏。
光這一路上的遊人接踵,兩側紅袖紛招,袒胸露臂間的珠翠亂搖,就是一副京中繁華奢靡的氣象。
然而這些也不過是最外圍三四流的行院。
也就比那些半掩門或自開業地私娼會館好一些……因為據說,好一些的都自持身價,是不會出來拉拉扯扯的牽擎客人。
而最多隻能吸引一些剛來京城的豪富、商賈之輩。
再過了兩重的牌樓而穿過坊區的鼓樓之後,街上的風格就漸漸變成了另一種模樣;雖然依舊遊人訪客往來如織而車馬踏踏不絕于耳,但是就顯得又悠然清淨了許多。
就連隐約入耳的絲竹聲也變得不那麼嘈雜紛亂。
因為到了中曲部分,這些行院,倒不似前面的同行那般子,滿街子拉客扯閑的招搖,隻有穿着整齊幹淨統一式樣衣衫,笑而不語的迎客和小厮,在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