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詳詢

首頁
    事實上,江畋發現這位新任不久的管城禦史,比自己預期的還要上心。

    連過夜都沒有,就已經把一塊“協辦禦史裡行”“比從八品秩”的符牌,連同一疊早已經準備好的檔牍,送了過來。

     雖然這些案牍很零碎,而且大多數都是再抄的副件;還有一名專屬陪同的文員,負責當場答疑(監視?)。

    但江畋也終于可以從官方記錄中,一窺與自己任務二,相關的些許當年内情和背景了。

     比如,梁大使他們口中的那位真珠姬,或者說是真珠郡主;乃是前代近支宗室嗣普王的小女兒;而前代普王本身則是當年人稱女中堯舜,而保扶了五朝天子的貞明太後,為泰興帝生的遺腹子。

     也是這位人瑞太後,受泰興帝的遺命臨朝扶政,卻是表現得相當賢明而幾乎不抓權戀權;長久隻在幕後發揮影響力。

    她唯一親自參與的事件,就是在病重不起的長子神德帝,面前定下例制。

     自此曆代繼任的大唐天子,但凡過了五十歲的知命之年,就要開始令太子監國;而在五十五歲後正式退位為太上皇,就此避居北内頤養天年。

    以免重蹈開元、天寶之間,怠政誤國的覆轍。

     因此,這位極為高壽的睿真元明太皇太後,足足活了近百歲,差不多熬死了自己兒子、孫子、曾孫在内的四任天子。

    但是對于這個幺兒卻是難得地寵愛和優撫有加,甚至一直延伸到了真珠姬身上。

     屬于那種不顧年邁不良于行,也要抱在手裡撫弄的隔代親。

    因此,很早就指定了采邑和封号,還擁有了随時随地出入宮禁的特權。

    而真珠姬的别号,就是來自于滄海明珠,當世遺愛的典故。

     因此,當容資同樣出色的真珠姬,将要成年之後,身份顯赫的求娉者絡繹不絕,幾乎踏平了府邸。

    最後,還是當時太子妃的嫡兄,如今被稱為小國舅的一脈,初步得到了這位護國太後的認可。

     但是,就是在同樣一個上元夜的燈會當中;真珠姬卻在前往宮内禮拜途中失蹤了。

    雖然事後不免驚聞到宮中的太皇太後,而南北衙六軍十二衛全出大索全城;幾乎把長安整個裡裡外外都翻了個遍。

     最後,才有人在城西南獄神廟狗脊嶺的一處荒僻處,發現了一擡小轎當中,已然身懷有孕而神志不清的真珠姬。

    貞明太後因此氣急之下,開始卧病不起;朝堂也因此掀起了大地震一般變亂。

     這件事情鬧得很大,幾乎斷送了當時一大批的相關人員人等的身家前程。

    更有好些直接職責人等被遷怒之下,就此喪命的喪命、下獄的下獄,最不濟的也被流放充邊。

    也不知道多少人被追拿拷打緻死。

     而在高層當中也難以善獨。

    除了政事堂裡的一位宰相,和當時的内樞密使,被迫形同去位一般外放督府之外;就連在位才不過十一年的保甯帝,都提前退位讓國于太子,避居北内為上皇。

     後來,上元夜以南北衙諸軍聯合巡城,和禦史分管城區的例制,就是在此成型的。

    據說早些年貞明太後在彌留之際,面對前來哭送的天子,交代的後事遺言當中,也是始終念念不忘此憾事。

     因此,這件事情雖已過多年;卻被視為天家的莫大恥辱和當時朝臣的一塊心病。

    其中好些人因此不得不壯年退養和緻仕;但是其中門生故舊什麼的淵源,卻正好已經成為現如今朝堂的中堅力量。

     郭崇濤及其背後的人,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江畋也不由産生了一個猜測和想法。

    顯然是當年除惡未盡全功的緣故;以至于眼下居然還有真珠姬相關的物件,得以流傳在外而輾轉到自己手中。

     當下,又成了引發朝堂是非紛紛,甚至是潛在政治鬥争的根源?大不管怎麼說,事情鬧得越大,對于自己來說就越發的安全。

    因為,如果有人想要遮掩和阻擋這個過程,無疑就會露出更多破綻。

     而另一方面,如果能夠借助現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