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 天命難逆,荊州兵已成驕兵

首頁
    庸和西城三郡的兵馬,皆聽我一人号令。

    ” 廖化臉色大變,終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火氣:“劉将軍,你莫非是要因私廢公嗎?” “我知你跟前将軍私下有怨,可前将軍攻取襄樊為的是國家大事,你豈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撓?” 劉封輕輕的敲擊桌面,語氣平淡:“廖主簿,莫要動怒。

    三郡民心未定,這是事實,并非我有意阻撓。

    ” “前将軍雖然擒了于禁等部,但前有曹操各部援軍馳援而來,後有孫權在陸口虎視眈眈,局勢不明,不可大意。

    ” “我觀那孫權心眼兒小,既見不得前将軍獨成大功又對荊州念念不忘,昔日呂蒙偷襲長沙、桂陽和零陵的前車之鑒,不可不引以為戒。

    ” “南鄉太守傅方為人驕奢,不得民心,如今兵敗被擒,南鄉士民雖然會拍手稱快,但這并不等于南鄉士民會背棄曹操。

    ” “況且,南鄉之地連接武關,曹操在關中的大軍出武關沿江而下,輕易就能取回南鄉。

    三郡北部依舊有憂患。

    ” “豈不聞《漢書》有言‘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衆,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 “煩廖主簿返回樊城善言相勸前将軍:北伐大業不在一時,萬不可心急,更不可抽調南郡兵馬入樊城讓江東的孫權有可趁之機。

    若失江陵,悔之晚矣。

    ” 廖化不由哂笑:“給了孫權可趁之機,孫權就拿得下江陵城?” “江陵城城池堅固,守城的還是糜太守,糜太守雖然跟前将軍有些私怨,但糜太守久随大王,必不會如廖立一般棄城而逃。

    ” “給孫權一年的時間,能打得下江陵城嗎?” 雖說劉封說得在理,但廖化卻聽不明白劉封的善言,隻當劉封是在尋理由推诿。

     這也不能怪廖化見識少。

     在廖化的認知中: 當年周瑜在的時候舉江東之力打江陵且還向劉備借了張飛,劉備又讓關羽配合周瑜絕北道。

     饒是如此,周瑜也打了一年才打下江陵。

     那個時候,江東還有曹操兵敗赤壁的士氣加成的。

     而如今。

     孫權十萬大軍屢次出征卻連個合肥都拿不下。

     打長沙桂陽零陵時,前有魯肅率一萬人屯于巴丘抵禦關羽,後有孫權在陸口指揮諸軍,更有長沙太守廖立棄城而逃。

     即便如此,呂蒙帶着兩萬軍士也沒能在短時間内拿下三郡。

     孫權更是飛書呂蒙,讓呂蒙放棄攻打零陵回軍馳援魯肅,因為此時劉備都已經從西川帶兵來到公安城了。

     這還隻是個郝普守的零陵。

     雖說郝普最終中計不知道劉備已到公安也不知道關羽已到益陽而選擇了投降,但在廖化心中也認定江東的攻堅能力并不強。

     更何況,如今在陸口的還是個沒什麼名氣的陸遜。

     見廖化迷之自信,劉封暗暗長歎,問道:“坦之兄可有勸前将軍撤兵?” 廖化不知劉封為何提及關平,眉頭一蹙:“少将軍雖然有勸說但那隻是少将軍的謹慎之言。

    劉将軍,你給句痛快話,這兵你到底是派還是不派?”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