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0章 尴尬的方衙内

首頁
    白亭堡的簽押房裡,辛雲京等幾個白亭軍中的高級将領,全都圍着方重勇開會。

     衆人商議的核心議題就兩個字:搞錢! “白亭軍的收入,就是秋天牛馬膘肥的時候,向牧民們收點馬匹和羊作為稅收?” 聽完辛雲京的彙報,方重勇難以置信的反問道。

     這點錢對于一支軍隊來說,也就是扔水裡聽個響而已。

    如果以“實物稅”的角度看,就更是如此了。

     “誰說不是呢,就這點錢,還常常收不上來,給兒郎們加頓餐打個牙祭就沒了。

    ” 辛雲京歎了口氣,白亭軍真是混得慘,周邊隻有畜牧業和捕魚業值得一提,向牧民們收點放牧的錢,以牲畜抵償。

     可是在河西,牛羊馬匹也賣不出好價來,這些牲畜又不可以驅趕千裡到長安販賣,于是這樣便成了惡性循環。

     越是想搞錢,越是正規渠道搞不到錢,所以隻能打劫絲路上的商賈。

     白亭軍的駐地離絲綢之路的驿道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商賈多少對他們來說,沒有直接的利益糾葛。

     反倒是靠着涼州城市稅商稅供養的赤水軍,對破壞商路的事情很反感。

     方重勇在聽了辛雲京等人的叙述後,對河西這邊的情況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說來說去,還是缺錢給鬧的! 河西本來是沒有這麼多駐軍的,它是随着大唐帝國的擴張,才逐漸增加了兵員。

     而士卒的增加,會導緻一系列的後勤壓力,這些問題,并不光是靠着河西本地屯田就能解決的。

     白亭軍的丘八們是不是壞人呢? 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就是穿上唐軍軍服的盜匪。

    這次天竺僧人袈裟事件,就是徹底東窗事發了。

    屬于“極個别”的情況。

     然而即使是這樣,除了領頭之人被處理掉以外,其他的人也不過是被調動到大鬥軍裡面去充當一線“敢死隊”,這便是大唐河西邊軍的規矩。

     而領頭之人被處理的主要原因,也是他丢失了魚符,讓上級與節度使認為其“辦事不牢”,而非是帶兵劫掠殺人。

     方重勇相信現在這支白亭軍裡面,一樣也有很多殺人越貨,但是沒有被發現的狠角色。

     然而另外一方面,白亭軍的問題,也是大唐西域邊軍的普遍問題。

    是朝廷因為各種原因(包括運輸困難),給予本地邊軍的供養不足。

     特别是硬性需求不足,所以隻能讓這些軍隊“自己想辦法”。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馬匹,包括這些馬匹的獲取與維護。

     在河西走廊,除了防守本地,對馬匹的需求比較少外,其他的作戰任務,沒有馬匹是寸步難行的! 而兵部賬冊,對于河西各軍所需馬匹數量,那是有定制的。

     比如說戰馬比例最高的赤水軍,有馬匹13000,這是兵部賬冊上有數的,朝廷要提供這些戰馬所需的口糧。

     那麼兵部賬冊上沒有,邊鎮又特别需要的馬匹怎麼解決? 赤水軍三萬三的兵員,難道每次戰略機動,都隻出動這一萬三的騎兵麼?有時候長途奔襲需要一人雙馬,那這些馬匹要怎麼獲得? 這些具體問題,朝廷中樞的大老爺們不想考慮,一股腦的丢給了地方節度使。

    節度使本身也變不出馬匹,隻能讓各軍自己想辦法。

    因此從安西都護府到河西走廊,大唐西部邊軍都是各出妙招養“私馬”,以應對邊境詭谲的戰局。

     從這個角度看,方重勇覺得錯的人并不白亭軍,起碼不全是。

     罪魁禍首其實是兵部,是朝廷,是李隆基。

     可是這個道理,沒辦法講出來。

     “打漁也能賺點錢,隻是杯水車薪,漁獲多半都是被白亭軍作為日常的軍糧消耗掉了。

    ” 一個十将很是苦惱的說道。

     “唉!” 衆人一齊歎了口氣。

     “方軍使,有沒有辦法可以搞錢呢?” 辛雲京沉聲問道。

     方重勇這個“吉祥物”,反正是不能得罪的,養在白亭堡就好了。

    但這一位居然說可以幫白亭軍搞錢,那就不能當做一般的吉祥物看待了。

     “帶我去看看吧,在這附近。

    ” 方重勇不以為意的說道。

    他現在心裡還沒底,得在附近考察一番再說。

     “好,派幾個精幹的銳卒,陪方軍使四處逛逛,不管方軍使想幹什麼,都滿足他。

    哪怕是打家劫舍,強搶民女,也要讓方軍使滿意而歸。

    ” 辛雲京小聲對身邊的一個十将說道,隻是這話全讓方重勇給聽到了。

     打家劫舍也就罷了,強搶民女是什麼鬼啊!就算他想搶女人,搶回來也啥事都幹不了啊! 方重勇無奈歎息,對辛雲京道:“都是自己人,我不會坑你們的。

    這真是去辦事的,不要那些奇奇怪怪的人跟着。

    你選幾個熟悉本地民情的士卒跟着我就行了。

    ” 辛雲京等人面面相觑,他們還以為方重勇是想在河西本地“潇灑”一番呢。

     “去安排一下,一定要熟悉本地民情的士卒,把方軍使伺候好了。

    ” 辛雲京對手下吩咐道。

    他也很好奇,這位“方衙内”,可以玩出什麼花樣來。

     …… 白亭海沿岸,都是豐美的草場。

    在出發之前,辛雲京特意帶方重勇到馬場來挑一匹他可以騎的馬。

     一行人來到馬場,就看到一排簡易的屋舍,隻圍起來三面,用木栅欄隔開了許多小的“隔間”。

    每一間都有幾匹馬在裡面休息,或坐或卧。

     遠處空曠的草原上,還有很多馬匹在吃草,在嬉戲,一副悠然景象。

     管理馬場的人,并不是白亭軍,他們隻算是白亭海馬場的“保安”。

    唐代管理馬場的人是牧監,全國馬場,也分為上中下三等。

    上等的同時豢養5000匹馬以上,中等的3000以上,3000以下的均為下等。

     白亭海牧場顯然就是個上等馬場。

     牧監一看到辛雲京來了,立刻臉上堆滿笑意問道:“離得雖然最近,但辛軍使倒是很少來我這裡啊。

    是想給自己挑個坐騎麼?” 白亭軍因為經常劫掠商道讓突厥商人銷贓,因此手頭還是很闊綽的,在白亭海牧場買過不少馬匹,保有一支兩三百人規模的騎兵隊伍,雙方也算是老熟人了。

     “李牧監,不是本軍使來選馬,而是給這位副軍使選一匹合适騎乘的小馬。

    ” 辛雲京指了指方重勇說道。

     小孩?副軍使?這玩笑可開大了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