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酷愛折騰

首頁
    判官,應該也是有些本事的,要不然王忠嗣犯不着往自己團隊裡面塞酒囊飯袋。

     想到這裡,方重勇上前熱情的與這位郭軍使握手以示親切。

     “郭子儀!你說夠了沒有!” 崔希逸一甩衣袖,不耐煩的呵斥道! 他對這個外來空降的什麼赤水軍節度判官,是一點好感也沒有。

     郭子儀! 方重勇握住“郭判官”的手停在原地不動了,他看着眼前面色和藹毫無架子,似乎人畜無害的中年大叔,很難将其跟那個曆史上為大唐續命一百五十年的“郭令公”聯系起來。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啊。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感慨,慢慢收回手,對着郭子儀叉手行了一禮,又對崔希逸拱手行禮道:“節帥,有件大事,要去節度府再說,非常急!” 看他面色肅然,崔希逸心中犯嘀咕,面上不露聲色的緩緩點頭。

     在他印象裡,這位出關中就玩消失的“方衙内”,絕對不可能是什麼好鳥! 來西域的原因,應該就跟長安的那些勳貴子弟們一樣,可能是看過某個邊塞詩人的作品,覺得很過瘾就想來河西見識見識。

    然後再回長安吹吹牛。

     這些人要的是西域的浪漫,而不是西域的苦寒!更不可能在這裡建功立業! 等過段時間膩歪了以後,這一位心性未定的少年一定會吵着鬧着要回去的,到時候又是件麻煩事。

     隻是以目前情況看,似乎……不太像啊。

     “如此也好,你随我來。

    ” 崔希逸對随員招呼了一聲,走在前面引路。

    郭子儀走在方重勇身邊落後半個身位,而在一旁看傻眼了的獨孤峻,這才感受到方衙内強大的社會關系,有多麼恐怖的威力。

     …… “去赤烏鎮,通知王軍使,有大事。

    ” 郭子儀将腰間魚符遞給一個赤水軍士卒,低聲吩咐道。

     此時此刻,一行人正在觀看,那枚靜靜躺在節度府書房桌案上的白亭軍魚符。

     “此符與我手持的那枚赤水軍魚符規格一模一樣,隻能調動不超過五十個士卒。

    而白亭軍,應該有兵員一千七百,實數一千四,缺編三百。

    ” 郭子儀指着桌上那枚魚符說道。

     魚符一式兩份,一份保管在統兵主将那裡,上面寫了“合”字,這款隻可能有一份,絕不可能是複數。

    但另外一份,則是軍中有幾個對應官階的軍官,就有幾個。

     使用的時候,拿着有“同”字的魚符去找主将堪合,便可以調動兵馬。

    不使用,則用來作為軍官的身份憑證。

     魚符的材質與款式,則決定了調兵的數量上限。

    郭子儀手中和桌面上的那個,是層級最低的一種,最多隻能調動五十人。

     “邊軍假扮盜匪,截殺僧侶,搶劫絹帛……” 崔希逸沉吟不語。

     這種破爛事,他早就聽說不止一次了!每次都是下令嚴查,最後不了了之。

     實際上,也隻能不了了之。

     戍邊苦! 這三個字的分量,長安中樞的大老爺們是體會不到的。

     又要邊鎮将士奮勇殺敵,每次戰後又隻是賞賜些許官職爵位,長此以往,邊鎮哪裡能不出事呢? 每次劫掠,實際上這些丘八們按比例分下來,也沒多少錢。

    或許去涼州城裡喝個小酒,玩個胡姬就沒了。

     其實這些人也就圖這麼點快活,他們的要求不高,也沒有什麼雄心壯志。

    為了這點事就把河西節度府鬧得雞犬不甯,實在是沒有必要。

     赤水軍因為糧饷最高,而且常常由節度使親自管理,駐地還在涼州城旁邊,所以類似的事情比較少。

    這可是由大唐中樞直轄的王牌軍,也确實犯不着幹類似的事情。

     可是河西走廊其他各軍,那可就說不定了,白亭軍隻是倒黴,恰好被方重勇等人抓個正着罷了。

    其他各軍,也沒有誰敢拍胸脯說自己就是幹淨的。

     “這樣吧,本節帥點齊兩千赤水軍,今夜就奔襲白亭軍駐地,将其圍困,然後把魚符的所有者找到,再讓他揪出來一些同夥,明日于涼州城門外斬首示衆,小郎君可還滿意?” 崔希逸試探問道。

     如果是赤水軍幹的這件事,那估計隻能讓王忠嗣出面擺平了。

    但一個小小的白亭軍,崔希逸還是有把握的。

     這位方衙内在山坡上吹了一晚上的冷風,心裡有氣沒發出來,是應該讓這位衙内出口氣,順便整頓一下河西諸軍的風氣。

     崔希逸覺得,他已經很有誠意了。

     畢竟他也是節度使啊! “诶?這樣不妥當呀!崔節帥,有句話叫捉賊拿贓,捉奸捉雙。

    崔節帥要是光拿着一個魚符去白亭軍找人,打草驚蛇不說,那幫丘八們隻怕早就想好了說辭,比如說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被歹人撿走了之類的,總之要撇清關系很容易,贓物他們也定然藏好了外人很難找到。

     反倒是赤水軍興師動衆将他們的駐地圍困,本來有理也變成沒理了。

    到時候要是找不到贓物,崔節帥被白亭軍使反咬一口怎麼辦? 挑動諸軍不和可是大罪呀!” 方重勇擺了擺手,侃侃而談說道。

     崔希逸一愣,細細揣摩了對方這番話,心中不由得收起對那些來自長安權貴子弟的輕視。

     這孩子不太像是不學無術的長安權貴子弟啊!剛才的話入情入理,環環相扣,這真是一個九歲孩童能說出來的話麼? “那小郎君以為應該如何?” 崔希逸沉聲問道,不由得有點期待對方能交出什麼答卷來。

     他這才回過神來,眼前這“孩子”,可是有官身的!對方現在已經是涼州城内的官場同僚,不能再将其當做孩童看待了! 神童劉晏、李泌,都是十歲以前就有官身了,這種事情雖然少,但也真不是特例。

     “崔節帥,此事因我而起,所以我就不麻煩節帥了,我自己便會處置。

     再怎麼說,我現在也是涼州府的州府參軍啊。

    整頓不法,本就是州府參軍的權責之一,不是麼?” 方重勇微笑說道。

     這話聽着像是那麼回事,不過仔細想想就有點奇怪了。

     因為職務有相關權責是一回事,具體怎麼行使權力,則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說邊鎮各大節度使,現在除了劍南節度使外,都已經集中人權财權物權于一身,理論上邊鎮已經是節度使的一言堂了。

     但實際上這隻代表節度使可以幹涉相關權力的運作,而不代表什麼事情都在節度使的管轄之下,更不能說明節度使隻手遮天,節度府内一切他說了算。

     事實上,節度使之所以有強弱之别,正在于此。

     弱勢的節度使,多半文官出身,無法幹涉原有“營田使”“度支使”的分項權力。

     就如同方重勇的官職“州府參軍”,雖然可以管涼州城内的任何事,但他行使權力需要對應的渠道與人手,這些恰好又是他所不具備的。

     白亭軍五十人出動搶劫殺人,難道知情者就隻有這五十人麼? 白亭軍軍使,難道就不知道此事? 這是一個很好猜測的小問題,在腦子裡轉一圈就會有答案。

     “此事不可莽撞,要從長計議……” 崔希逸面色尴尬說道,他最害怕的事情還是來了,希望不是熊孩子自作聰明,最後還得他來擦屁股。

     “節帥請放心,事情辦砸了,某自請返回長安領罪便是,可以現在就寫下一份保證書為憑據。

    ” 方重勇似乎看出崔希逸的猶疑,大包大攬說道。

     第三章,今天還有,票都投起來。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