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 得非所願

首頁
    哪裡能知道朝廷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并不知道,不過…罷了。

    ” 王忠嗣歎了口氣。

     “之後,武惠妃也暴斃,死因不明。

    ” 方重勇繼續加碼。

     王忠嗣沉默不語,雖然方重勇沒有多說什麼,但是他也能猜到,武惠妃很可能是李隆基弄死的。

     這樣的事情,永遠都不可能有證據,隻要心證即可。

     大家覺得事情會是怎麼樣,那就真的是怎麼樣。

    無論李隆基出不出面解釋都一樣。

     “壽王妃楊玉環,現在已經出家為女道士。

    但她是聖人的禁脔,而且如今聖人帶着她,在華清宮泡溫泉呢。

    嶽父想入宮面聖,隻怕是見不到人了。

    ” 方重勇面色“沉重”說道。

     “聖人竟然……” 王忠嗣都被整無語了。

     他的人生經曆很簡單,哪裡見過這種花式玩法啊! 扒灰兒媳,搞死寵妃,這種事情李隆基怎麼做得出來啊! 在王忠嗣記憶裡,這位大唐天子應該不是這樣一個人。

     當年,王忠嗣還年輕,李隆基考校他的兵法,親口說:你未來必為良将。

     那時候,還看不出李隆基會扒灰兒媳。

     但是,時間真的可以長久而緩慢堅定的改變一個人,讓他變得面目全非,面目猙獰。

     “所以,現在嶽父去華清池見聖人,隻會讓他惱羞成怒。

     嶽父少時便是在宮中長大的,若是看到聖人居然扒灰兒媳,并且一起在溫泉裡嬉戲……” 說了一半,方重勇閉口不言了,他相信王忠嗣肯定明白這個道理的。

     “唉,明白了。

    ” 王忠嗣長歎一聲,無言以對。

    千言萬語都在這聲歎息之中。

     王忠嗣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現在的聖人,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聖人了。

    或許,聖人一直都是那樣的,隻是之前沒有表現出來。

     本來以為離開了夔州東陽府,似乎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了,沒想到……還是一場空。

     “嶽父,我想去河西曆練一番。

    長安這邊水太深,不利于我成長。

    ” 方重勇忽然提出一個令王忠嗣猝不及防的問題來。

    但想想他也就釋然了。

     “長安……确實不适合你。

    ” 王忠嗣微微點頭,并沒有反對。

    很多事情是明擺着的,長安權貴太多,方重勇現在還太小,所以跟這個圈子的交集很少。

     然而,方重勇不可能永遠都九歲,一旦他超過十四歲,就是大人了,與權貴圈子發生交集,是遲早的事情。

     而這個圈子,說實話,到現在已經爛透了,爛到臭不可聞。

     方重勇進入這個圈子,要麼鶴立雞群被孤立打擊,要麼同流合污變成廢物。

     “你需要一個官職才行,就像是當初劉晏十歲擔任太子正字一樣。

    比如說涼州參軍就不錯。

     這是州府參軍的官職,很靈活。

    ” 王忠嗣笑道,已經給方重勇找了個量身定制的官職。

     “可是,我不會做官啊。

    ” 方重勇一臉懵逼,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州府參軍”是做什麼的。

     王忠嗣哈哈大笑,擺了擺手說道: “你就放心吧,州府參軍,是承擔特種任務的。

    所謂特種任務,就是朝廷下達的特别命令。

     比如給伱一個糾察不法的差事,那便是什麼都可以插一腳。

    當然了,什麼是不法的事情,還不是你說了算?” 在大唐,孩童當官不是問題。

    當官出了事才是問題! 州府參軍這個官,就是方重勇怎麼當也不會出事的官職。

     《通典》上說州府參軍是“無常職,有事則出使。

    ” 入河西,參與防守河西走廊,這便是所謂的“有事”。

    至于具體是什麼事,等朝廷安排就是。

     涼州乃是“上州”,有六曹參軍,是唐朝州府功、倉、戶、兵、法、士等參軍職務合稱。

    這些都是固定官職,一個蘿蔔一個坑。

     而州府參軍不屬于此,它是朝廷“空降”過來的官。

     州府參軍可以什麼都管,也可以什麼都不管!屬于“閑散無常職”! 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裁撤這個職務,但最後都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

     大唐的官制非常随性,用廢了的官(如安史之亂後的六部尚書)就當成榮譽頭銜,然後出現什麼需求就“創造”什麼官職。

     需要管理邊疆屯田,就設立一個“營田使”。

     需要管理邊鎮軍權,就設立一個“節度使”。

     需要管理邊鎮政務,就設立一個“觀察處置使”。

     需要管理漕運,就設立一個“轉運使”。

     至于那些亂七八糟的雜務不好細分的,就喜歡找一些“籮筐”往裡面裝,比如說這個州府參軍就是個爛籮筐,什麼都能管,又可以什麼都不管。

     方重勇聽王忠嗣介紹了這些邊鎮官職,腦子暈暈的。

     幸好現在還不是天寶末年,沒有節度使之子入京為質子的規矩,這次去河西應該問題不大。

     但以後,就難說了。

     方重勇心有餘悸的想道,不敢把這些話跟王忠嗣說出來。

     “嶽父,凡事有備無患。

    去河西之前,要先去拜訪一個人。

    ” 方重勇忽然正色說道。

     王忠嗣一愣,随即笑道:“有誰這麼厲害呢?” “牛仙客。

    ” 方重勇嘴裡吐出三個字。

     “牛仙客?” 王忠嗣對這個名字并不陌生。

    當年蕭嵩出河西,多次引薦王忠嗣為自己的部下,而牛仙客從出道開始就是在河西,王忠嗣自然是不可能不認識牛仙客。

     當然了,王忠嗣與牛仙客,二人一個是軍政系統一個是民政系統,兩者接觸并不多。

    王忠嗣隻知道,牛仙客對河西的事務很了解。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與吐蕃的戰事一旦開始,便不會很快結束。

    彼此間的攻防,持續三五年很正常。

     涼州一旦處于戰争之中,屯田會受影響,也有後勤斷絕的危險。

    現在做的準備越多,到時候應對起來就越從容。

     嶽父不方便直接出面,不如讓小婿去聯絡牛仙客,約個地方見面聊聊。

    嶽父以為如何?” 方重勇侃侃而談說道,臉上帶着自信的笑容。

     他去河西,打仗肯定沒自己什麼事。

     但除了戰鬥以外的事情,方重勇覺得自己不應該當一個局外人。

     他決心在做一個觀察者,學習在這個時代保命技能的同時,順便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此也好,我還要去龍武軍大營述職,到時候你去驿站找我便是了。

    ” 王忠嗣點點頭說道,起身便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