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沒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首頁
    道。

     “不就是攻讦張相公那點事嘛。

    ” 李隆基不以為意的調侃道。

    朝臣們互相背後說壞話嘛,都是老套路了。

     張九齡還在他面前說牛仙客的壞話呢。

     “并非如此,周子諒在宴會上彈劾李适之,其實針對的是牛仙客。

    但他敢這麼說,倒也并非是張相公的指使,而是背後有秘聞。

    明日聖人可當面問詢,必然為真。

    ” 李林甫一臉正色說道。

     居然不說張九齡壞話了? 李隆基也開始嚴肅起來,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有本谶書上說:兩角犢子自狂颠,龍蛇相鬥血成川。

    兩角犢子,牛也!龍蛇相鬥,亂也!聖人明日逼問周子諒,他必然拿出這本書。

    ” 李林甫從袖口摸出一本小冊子,這是某個“無名氏”寫的谶書,交給李隆基。

     這本“禁書”在長安坊間流傳很久了,範圍也很廣。

    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私人刊印書籍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難度。

    這種“谶書”都是非法刊印的禁書,私人收藏、傳播、借閱都是違法行為! 所謂谶書,就是那種胡言亂語的小冊子,裡面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暗示一些事情。

    在政治上,常常作為發酵輿論之用。

     受制于封建時代的辟謠難度太高與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很多人都信類似的東西,有些甚至還傳得神乎其神 最出名的便是《推背圖》。

     當然了,這本小冊子逼格可比《推背圖》低太多了。

     表面上看這些隻是無稽之談,但卻實實在在踩在李隆基的逆鱗上。

     “好!好!明日朕便親自問問周子諒!” 李隆基的火氣又上來了。

     目的已然達到,李林甫毫不拖泥帶水,躬身行禮後退下。

     這一刀,便能将張九齡與周子諒一起送走了。

     李林甫靜待明日的狂風暴雨。

     …… 開元二十五年春的一次朝會上。

     李隆基當面告知監察禦史周子諒,說牛仙客在河西任勞任怨,功勞足以拜相,如果沒有其他的理由,牛仙客必定會被朝廷任命為工部尚書。

     周子諒不知是計,直接搬出那本谶書上說的“兩角犢子自狂颠,龍蛇相鬥血成川”,對李隆基辯解說:本着“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不應該将牛仙客安排在中樞當六部尚書,而是應該将其安置在地方為官。

     李隆基大怒,命人将周子諒杖斃于大明宮紫宸殿上!又因為周子諒是由張九齡所引薦的,根據朝廷的相關規則,出了大事宰相要承擔連帶責任,而且張九齡亦是難逃指使的嫌疑。

     于是李隆基因為周子諒這件事,亦是罷免了張九齡的宰相之職,将其貶為荊州刺史。

     中書令的職務由李林甫暫時兼任,同時還任命牛仙客為工部尚書,即刻上任。

     至于鄭叔清關注的戶部侍郎之職應該由誰接替,則提都沒有人去提。

     這天李林甫剛剛下朝,從大明宮回到自家所在的平康坊,就看到鄭叔清早就在門外等候,态度甚為謙卑。

     李林甫就喜歡跟這種聽話的狗腿子打交道,連忙招呼鄭叔清入府詳談。

     二人在書房落座之後,鄭叔清從袖口裡拿出一張清單,遞給對方說道:“戶部侍郎理财,不過是為了河西前線軍需。

    屬下對河西的情況不甚了解,有些賬冊之類的物件需要查看一下,方有應對之道,請李相成全。

    ” 聽到這話,李林甫接過鄭叔清遞過來的那張紙,看了又看。

     這張清單,涵蓋了河西四州(涼州、肅州、甘州、瓜州)各地的戶口分布,駐軍分布,交通要道分布,水利設施分布,各地特産分布等等。

     當然,隻是提出需求。

     “你去夔州一趟,頗有長進。

    本相原本覺得将戶部侍郎之位交給你不太放心,如今看來,你足以勝任,隻不過……” 李林甫微微一笑,又陷入沉思之中。

     “李相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麼?” 鄭叔清疑惑問道。

     “确有不妥,不過倒不是你做的事情不妥。

    ” 李林甫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朝廷案牍管理森嚴,本相若是派人拿出幾份回來給你查閱,倒也無傷大雅。

     可你需要的東西太多,且不說能不能看完,就算能看完,本相也不能拿那麼多關于河西事物的案牍出來。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本相不能滿足你這個要求。

    當然了,如果你現在已經在六部任職,去存放案牍的地方查閱是沒有問題的。

    ” 方重勇有件事情沒有料到,就是唐朝中樞,其實把權責分得很細。

    李林甫固然權重,可他哪怕再大也大不過李隆基。

     在潛規則裡面,李林甫利用職權從儲藏檔案的地方拿幾份出來帶回家看是可以的,大唐右相不至于這點權力都沒有。

     但李林甫要是命人拖着一大車的文案書籍回家讓鄭叔清去查,那像什麼樣子? 想明白這一茬,鄭叔清在心中大罵方重勇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居然連這樣的常識都沒有考慮到。

     當然,他自己也是個蠢人,沒想過這一茬。

     “不過嘛,此事倒也不難解決。

    ” 李林甫慢悠悠的說道,他今日心情大好,終于把政敵張九齡打發去荊襄釣魚了,自然不介意跟鄭叔清多說兩句。

     “請李相示下!” 鄭叔清躬身行禮道。

     “今日,牛仙客被聖人任命為工部尚書。

    他在朝中無依無靠,正是尋找盟友的時候。

    本相現在修書一封,你帶去給牛仙客,向他詢問河西民情即可。

     牛仙客在河西從小吏幹起,數十年經營。

    案牍上有的他一定知道,案牍上沒有的,他很可能也知道。

    得牛仙客指點,你再寫一份疏奏給本相,這件事就穩妥了。

    ” 李林甫微微點頭說道,摸了摸下巴上的長須。

     别看李林甫現在兼任左相右相,但這隻是臨時的。

    李隆基重新任命左相,隻是時間問題。

    牛仙客這個工部尚書是當不長的。

     李林甫打發鄭叔清去找牛仙客,可謂是一石二鳥! 一來給自己親信提供助力,二來拉近了跟牛仙客之間的關系。

     等牛仙客入相以後,這個老實人不會妨礙自己的政令,如此一來,自己的舒服日子便來了。

     “謝李相提點,屬下真是無以為報!” 鄭叔清激動的要給李林甫行大禮。

     “你稍候片刻,本相先寫信再說。

    ” 李林甫笑着說道,那樣子很是親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