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中選到左羽右翼良将二員為中軍,那二人:‘飛龍将’酆勝,‘飛虎将’畢美。
虞仝掌握中軍為主師,号令各部齊備,武庫撥降軍器,選定吉日出師。
知州慕容卓設筵餞行、賞軍。
大梁元寶三年十一月十五,中軍開拔。
虞仝飛身上馬,出蔡州城門,來五裡短亭,隻見慕容知州率領衆官,先在那裡等候。
虞仝下馬,慕容卓執盞擎杯,與虞仝道:“虞總兵此行,與朝廷必建大功,早奏凱歌。
此寇潛伏險山,有險關攔路不必強攻,隻須先截四邊糧草,堅固寨栅,誘此賊下山,然後進兵。
那時一個個生擒活捉,庶不負朝廷委用。
”
虞仝道:“承蒙教誨,不敢有忘。
”
各飲罷酒。
慕容卓仍放心不下,又與虞仝道:“虞總兵将門世家,素讀兵書,深知韬略,剿擒此寇,易如反掌,争奈此賊盤踞險山,地利未便。
總兵到彼,必有良策。
”
虞仝道:“下官到彼,見機而作,自有法度。
”
慕容卓進酒賀道:“州門之外,懸望凱旋。
”
相别之後,各自上馬。
卻說虞仝引兵四千,各随隊伍,甚是嚴整。
前軍二隊,先鋒總領行軍。
後軍二隊,合兵将軍監督。
左右八部軍馬,羽翼旗牌催督,各知寨都領。
虞仝鎮握中軍,精兵兩千,都是廂營選揀的人。
虞仝執鞭,指點軍兵進發。
等過了青坪鎮時,中軍與八寨彙合一處,八千軍馬軍容整肅!
偌大動靜,曹醒早早得到消息,當即派遣麻雀‘特工’疾飛出去前探數十裡,但望見:
兵分九隊,旗列五方。
綠沉槍、點綱槍、鴉角槍,布遍野光芒;青龍刀、偃月刀、雁翎刀,生滿天殺氣。
雀畫弓、鐵胎弓、寶雕弓,對插飛魚袋内;射虎箭、狼牙箭、柳葉箭,齊攢獅子壺中。
桦車弩、漆抹弩、腳登弩,排滿前軍;開山斧、偃月斧、宣花斧,緊随中隊。
竹節鞭、虎眼鞭、水磨鞭,齊懸在肘上;流星錘、雞心錘、飛抓錘,各帶在身邊。
方天戟,豹尾翩翻;丈八矛,珠纏錯落。
龍文劍掣一汪秋水,虎頭牌畫幾縷春雲。
先鋒猛勇,領拔山開路之精兵;知寨英雄,統喝水斷橋之壯士。
左統軍、右統軍,恢弘膽略;遠哨馬、近哨馬,馳騁威風。
震天鼙鼓搖山嶽,映日旌旗避鬼神。
曹醒看了,隻一句:“媽的!”
真氣派!
……
蔡州一鎮三縣,有四城四山共八座軍寨,各駐強兵,或五七百,或千二百,此次八寨各出五百,共計四千,着實好大陣仗。
大軍開拔,整個蔡州乃至偌大劍北都被震動。
綠林目光齊聚。
絕大多數都認為此一役必定是官兵行雷霆掃穴之勢,浪蕩山絕無抵抗之力,即使近來投奔浪蕩山的好漢不少,喽啰也多,但合山上下也不過才一千人,而官兵足有八倍。
精兵強将!
如何抵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