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何必将《孟子》書中關于“仁”的語言删删又改改。
仁者無敵。
意思不就是,當一個人學會了徒手把人一分為二的殺人法,那他一定會天下無敵了!
“妙啊!”
“咱看着這後人對《掄語》的解讀,比朱熹的注解還要精妙啊!”
朱元璋激動的一拍大腿。
轉頭便吩咐候在一旁的人趕緊把《掄語》的釋義記錄下來。
他甚至有一個想法。
《孟子》中關于“仁”的句子不用删了,按照《掄語》的方法一一注釋即可。
這樣他看着這些句子也不會勃然大怒,大臣們也不會再因為他删掉句子頗有微詞。
他不禁為自己這個一箭雙雕的想法感到沾沾自喜。
......
“華夏後世之人的解讀,好有道理啊!”
“難怪我以前讀《論語》的時候,總是覺得有點不大對勁。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其實還可以是:想想我以前打死的人,再加上最近打死的人,差不多有一個師了吧。
”
張飛一臉恍然大悟之後,又一臉得意。
害,他還會融會貫通了!
關羽則是看着劉備書架上的《春秋》,一臉糾結。
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春秋》,終究是錯付了嗎?
劉備看着兩人,有些好笑道:
“天幕也說了,這是後人的惡搞。
”
“咱們聽聽就好。
”
張飛卻是小聲嘟囔。
“這麼有道理的惡搞,可是不多見了。
”
......
與張飛有着同樣想法的是程咬金。
《掄語》的思想,他可太喜歡了。
“若是當初夫子教的是這個,我也不至于一看書就犯困。
”
“興許我還能考個狀元咧。
”
程咬金一臉痛心疾首。
而他的話當場就遭到魏征的反駁。
“武夫,這話你也敢說。
”
“你考不考的上童生都是個問題。
”
其餘的武将聽到這話都樂了,紛紛說道:
“就是,狀元是我的,知節你就别妄想了。
”
“我已經将《掄語》都記下了,下次再有人說我沒文化,我就用《掄語》的道理教他做人!”
“以後我讀書的時候,就用砂鍋般大小的拳頭讀書,真好!”
“我以後也要以德服人,我的佩劍改名了,以後它就叫“德”了。
”
此時的朝堂上,武将在熱烈的讨論,文官都狀若鹌鹑不敢說話。
李世民絲毫不覺得這一幕吵鬧,還很是欣慰。
大臣們都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虛心納谏。
這比滿清文字獄死氣沉沉的樣子好多了不是嗎?
......
一些迂腐的儒生此刻正如臨大敵。
他們熟知的《論語》,可不是這樣的含義!
他們看着周圍一些沒有讀過書的百姓,心中焦急萬分,急忙的說着正确的釋義。
“既來之,則安之”的意思是,既然已經把他們招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
”
“大家不要相信天幕啊!”
這些百姓,都沒有讀過書,更不用說知曉《論語》。
天幕的解釋很是直白,而且通俗易懂。
百姓連連點頭,均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後一臉鄙夷的看向儒生。
“胡說,明明是來都來了,就安葬在這裡。
”
儒生無語的看着百姓,沒有任何辦法。
再争論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
他們在心裡忍不住對這個視頻的制作者罵罵咧咧起來。
在各朝古人要麼震驚,要麼不滿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果S3賽季真的開啟,我們将會強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