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九年義務教育的震撼

首頁
     不過這印刷技術是什麼,是跟書籍相關嗎? 李世民來了興趣,繼續看着天幕的評論會不會出現相關内容。

     “古代全國參加科舉考試才十幾萬,現在全國高中生參加高考的人數就有五千萬,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 “古代讀書人有質量,現代有數量啊。

    2023屆大學生1158萬,研究生130萬。

    ” “建國之初人口5億,4億文盲。

    50年代開始掃盲,10年掃盲一個億。

    如今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人口14億,華夏文盲率不到3%。

    ” “九年義務教育啊,不上學犯法。

    ” “害,我大江城有個地方街道口知道嗎?因為過了街道口,研究生多如狗,博士更是滿街走。

    ” “最近幾年,博士都因為太多,淪落到掃大街。

    ” “古代馬車載重一般200公斤,五車就是1000公斤。

    按照每公斤竹簡8000字來算。

    學富五車就是800萬字。

    這閱讀量,中學生輕松搞定。

    ” “今年剛考上清大,曬曬我的高中複習資料。

    [8米高書圖]” “恐怖如斯!我旦旦醫學系獻醜了。

    [一學期課本厚半米圖]” “華夏在短時間崛起,就是因為狠抓教育。

    ” “少年強則國強,為華夏之崛起讀書!” 秦始皇被這書山圖震撼到了,内心許久無法平靜。

     “少年強則國強,為華夏之崛起讀書!” “說的好!” “這文盲是不識字之人嗎?” “14億人口,文盲率不到3%!” “豈不是人人皆識字,人人都有書讀!” “這後世之君,不怕百姓讀書明理後作亂嗎?” “不上學竟然犯法。

    ” 他的擔心不可謂多餘。

     前些天鹹陽宮的一場宴會,淳于越批判秦始皇施行郡縣制,而是應該繼續實行分封制。

     淳于越的反對,隻是一個導火索。

     接下來幾乎整個朝堂都牽涉其中。

     而他自然是第一時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他很清楚,一旦重新分封制,秦朝必定重蹈西周的覆轍,又将諸侯割據,戰亂四起。

     因此,這個争論毫無意義,郡縣制是他一定會堅持的。

     不過這場争論的出現,卻讓他意識到另一個問題。

     像淳于越這些飽學之士,所學之書籍大部分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留下的典籍,自是鼓吹分封制。

     李斯建議廢止諸子,以吏為師。

     因此,他打算焚燒部分諸侯國的史書,保留先秦諸子百家的藏書。

     這樣天下人就無法用古代之事來批判當今朝廷。

     文武百官皆是陷入了無比的震驚之中。

     “天下人都讀書,書從何而來?有如此多的典籍嗎?” “這薄薄一冊,是天幕所說紙張嗎?瞧着倒是比竹簡輕便很多!” “每人一本,也是十幾億本。

    ” “一個人高中複習資料八米,就是二十四尺。

    嘶~所有人加起來得有萬億本了吧!” “我大秦的藏書量,才幾十萬卷!” “這這這......” 淳于越滿臉的震撼之色: “天幕說博士滿街走,甚至淪落到掃大街!” “這......是真的嗎?” 他原為齊國博士,秦統一六國之後入秦,任仆射。

     雖不知道後世博士的含義。

     但他猜想後世的博士也是飽讀詩書之人。

     秦始皇聽到了大臣們讨論的内容,不由得苦笑起來。

     前些天鹹陽宮酒宴上也隻有七十的博士。

     “朕統一六國之後,搜尋天下博士,也隻找到幾十個!” “這些博士,朕如獲至寶。

    ” 說罷深深的看了一眼淳于越無奈道: “即使出言不遜,朕也沒有責罰。

    ” “這一比,我大秦啥也不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