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火和130火,都是用的渦輪火箭發動機。
這種火箭發動機算是為數不多的在固體發動機上,一台發動機整出很多噴管的形式。
因為需要這些噴管傾斜一定角度,為火箭彈的旋轉提供動力,單根噴管毫無疑問是不行的,兩根也不合适,這兩種火箭彈,是6根噴管。
别看噴管是6根,但是固發隻有一台。
“渦輪發動機雖然容易起旋,但是有個問題。
受限于加工技術,這6根管子是不可能完全平衡的。
同時,火箭彈的重心分布也不可能完全均勻。
當彈體長度小的時候還好說,彈體長度一大,尾部的微小不平衡都會帶來彈體更加不穩定。
”
“而且到了飛行的後段,燒空的火箭發動機會導緻重心前移,進一步惡化這種情況。
而且一旦燃料燒空,無法再提供旋力矩實現旋轉穩定,即使此時彈體還沒出問題,但長彈體的章動,也很快會把彈體飛行狀态弄出問題來。
”
有個簡單的例子,後驅車容易轉向過度,其實就是類似的表現。
130火旋轉是靠尾部的6個噴管提供動力,隻要這6個噴管稍有不平衡,在長彈體上會放大這種不平衡。
加上彈體重心分布及變化等原因,渦輪火箭發動機的火箭彈,一來長徑比不能太大,二來還不能打太遠。
風雷廠的同志一言不發,撸着袖子就是記!
高總工說的這些東西,全是理論,根本不針對130火,這意味着今天聽到的東西,130火能用,180也能用,甚至日後想做新彈,還是能用。
雖然沒解決什麼彈該用什麼,但是至少不該用什麼,是從理論上說清楚了的。
風雷廠的同志在努力的汲取知識,而防工委的同志看看天色,已經很晚了。
由于在讨論過程中有大量關于實際裝備的估算、推理、計算過程,所以耗時比較長,而且防工委的同志還有其他考慮。
他對其他同志道:“同志們,今天天色已經比較晚了,我們是不是先到此為止?改天再來請教高總工?”
風雷廠的同志有些愕然,這年頭幹工作還考慮天色晚不晚的?
高振東也不以為意:“沒關系,我有時間,多說會兒不礙事的。
同志們難得來一次,總不能弄個半吊子,讓他們跑來跑去的浪費時間。
”
防工委的同志想法卻是有些不同。
“不隻是這個原因,高總工。
我注意到,您一直在說的,很多都是火箭炮設計研究中的理論性問題,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技術。
我在想,是不是把搞大口徑火箭的同志也叫過來,一起聽聽。
”
陸裝局的同志也回過味兒來:“嗯,對對對,我覺得靠譜。
107射程近無所謂,可是180……好吧,射程也近,但是180作為規劃中的大口徑火箭炮,來取取經還是很有必要的,一直都這麼近,也不是好事情。
總不能叫高總工講兩次,那太浪費時間了。
”
說實話,陸裝局的同志一想起180現在的射程指标,就覺得渾身哪兒哪兒都不對勁。
别的不說,人家130現在至少都有15公裡了吧?
180的10公裡?鬧呢!
風雷廠的同志正在興頭上呢,哪兒願意就這麼結束:“我們聽高總工講完,然後再轉述應該也可以,高總工說得深入淺出,很容易理解和轉述的,應該不會丢失細節。
”
防工委的同志卻是笑了笑:“還是都當面聽聽比較好,他們的問題和你們不一定一樣,當面聽,有些能夠解決的問題也能當面問。
”
所有問題都解決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在高振東擅長的那一塊,能問的就當面問了。
陸裝局的同志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
“對對對,這個事情,還是請搞180的同志們來當面聽聽比較好。
”
見防工委、陸裝局都堅持,風雷廠的同志也不好再固執己見了,總不能光顧着自己爽,把其他有類似困難的同志扔一邊不管了吧?
見他們達成了一緻意見,高振東也不堅持,這樣也挺好的,少浪費一點時間算一點。
高振東和他們約了時間,第二天是不可能的,搞180火的同志一個晚上想趕到京城非常困難。
在防工委、陸裝局的興奮裡,還有風雷廠的一點點遺憾和期待中,他們告别了高振東。
——
差不多同時,老毛子家。
利諾奇卡拿着一份文件,臉上帶着一種奇怪的神色,找到了部長同志。
“部長同志,我們南方的同志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