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5章 原來最激進的在這裡!

首頁
    聽了高振東的話,風雷廠也好,還是防工委陸裝局也好,都對高振東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才是搞應用研究,方方面面都要考慮,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

     這本事說起來很簡單,但是想要真的做到,那是很難的。

     風雷廠的同志越想越覺得妙,在這個基礎上開始讨論起來。

     這很正常,本來解決一個問題就不止一種方法,同一種方法也有不同的細節和取舍。

     “高總工,那如果采用這種形狀,是不是更能提高燃燒面積?” 說完,這位同志在黑闆上畫出了一個更為複雜的圖案,其周長果然比星形要大不少。

    空腔截面周長增加,就意味着整個柱體内空腔燃燒面積增加。

     高振東先點了點頭:“嗯,燃燒空腔的截面是可以進行這種設計,能大大提高燃燒面積,同時不會直接燒到殼體。

    ” 風雷廠的同志喜笑顔開,活學活用,沒白學。

     高振東跟着又搖了搖頭:“不過用在這裡不合适。

    兩個原因,第一,這種形狀加工極其複雜,加工成本高,良品率會降低,進一步推高成本,這是火箭彈,不是彈道導彈。

    前者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訴求是夠便宜,後者倒是無所謂,那東西本來就貴得離譜,而且核心訴求是功能和性能。

    ” 火箭彈一個營齊射,哪怕是原本的19管130火,也是将近200多發火箭彈,貴了真打不起。

     風雷廠的同志聽了他的話,了然的點點頭,的确,自己沒有考慮到加工的問題。

     “第二,這種結構,存在大量薄弱連接的藥柱,在儲存、運輸、轉移等過程中,受到沖擊可能斷裂脫落,這樣一來,對于推進劑成形後的力學性能如抗拉強度等,有更高的要求,想要滿足這些要求,就需要付出其他很多代價,就又貴了。

    其實本來星形燃燒面對比圓形,也存在這個問題,但是星形相對來說平衡得好一些,考慮到好處,能夠接受。

    ” 還是錢! 防工委和陸裝局的同志看到這裡,心裡不由得感動。

     高總工想盡辦法,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盡量打得起,用得了,而不是打個炮都還要提心吊膽的打。

     搞應用研究,真不是技術先進就包打一切的,還得是求取平衡,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越便宜越好,先進技術有時候在具體項目上,不一定更好用。

     眼看說得差不多了,高振東道:“這兩個技術,是增程的基礎,可以用到所有的火箭彈上,能夠達到前面說的,不大改尺寸的前提下,實現增程。

    至于20公裡以上,就要在這個的基礎上,考慮更多的事情了。

    ” 同志們這才想起來,說了這麼半天,才說完第一種方案,還有更大射程的呢。

     對于這個事情,風雷廠的同志還是有發言權的,他們不是沒想過辦法,但是結果不太好。

     “高總工,這得拉長彈體了吧?”原有彈體的潛力,在高振東換推進劑、換發動機構型一系列操作下,潛力基本上算是挖盡了,20公裡以上,無論如何,這個彈體尺寸是沒法達到的。

     高振東點點頭:“嗯,如果要搞20公裡以上的彈,這是必須的,至于拉到多少,你們可以根據對于投射重量的要求,進行重新設計。

    ” 一般來說,加長發動機,會意味着同步加長戰鬥部。

    要不然費了這麼大勁,還是投個小炸彈過去,那就沒意思了,而且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射程越遠,精度會下降,這種情況下,大戰鬥部能提供的精度彌補方案要多得多,比如子母彈。

     陸裝局的同志一聽,擇日不如撞日,先大概定一個,至少把基本指标先形成一個大概,免得還要跑來跑去。

     他們和風雷廠的同志溝通了一下,定了個新戰鬥部尺寸出來,比原來那個大出來不少。

     拿着這個投射量數據,風雷廠的同志在紙上算了一下,有了新推進劑的參數,大緻還是能估算的。

     25公裡射程,需要彈長高達1米7以上。

     這很正常,高振東前世所知,122mm火箭彈,在射程40公裡的時候,彈長大約是2.9米左右。

     當然,這裡面有個看不到的前提,那就是122火的投射重量比130火大得多。

     高振東估計自己拿出來的的推進劑和發動機技術,和這種40公裡的火箭彈是基本差不多的,結合122和130之間的口徑差距,1米7左右打25公裡,算是極限了。

     對于這個結果,風雷廠的同志倒是非常的滿意。

     “嗯,這個尺寸裝到230型四驅越野車上沒問題。

    ” 230型四驅越野卡車,仿制老毛子嘎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