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個開源數據庫實際上就是他前世的時候,世界最大的商業數據庫公司之一在進行管理和更新,功能和性能都絕對是杠杠滴,别說數據庫的基本功能了,這能夠滿足絕大部分軟件直到21世紀,對結構化數據庫的所有需求。
高振東想了想,這份源代碼,是實踐的結果,但是數據庫的理論,卻沒有涉及太多。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高振東又在系統資料裡一陣倒騰,弄了一本《數據庫技術》出來,這本書是他專門挑的,裡面主要内容是數據庫的理論内容,應用部分不多。
這樣一來,高振東關于數據庫這個事情,最花時間的反而是把這本書裡面的内容,涉及到應用舉例的地方,全部替換成他手上這個精簡版數據庫的。
好在内容不太多,要不然還真搞麻煩了。
等到吃飯的時候,婁曉娥道:“對了振東,今天家裡打電話,我哥馬上要回來了。
”
高振東一驚,算了算日子,也不短了,是到了差不多回來一次的時候了。
正好,等他來了,自己可以和他商量一點事情。
隻是不知道這位大舅哥,有沒有給婁曉娥找到嫂子。
不過這個“馬上”,估計也是個時間比較長的事情,打這個電話的時候,估計婁守行還在港島,無論如何不可能今天打電話明天就到。
高振東穿越時的很多常識,在這個年頭是不适用的,比如,大部分省會之間,鐵路可以在12小時内到達。
而這時候就很困難,别說12小時了,點子背或者距離遠的,120小時還不見得能趕到呢。
不過對于婁守行來說,速度不是問題,他可以通過飛機完成飛行,對他來說麻煩的是手續和準備工作,這就很花時間了。
高振東一邊改着數據庫技術的書,一邊幹着點兒其他事情。
這天,他剛上完京城工大的課,正在往辦公室走。
現在SZ61配套計劃的二期,被放到了十二機部那邊,自然就不用跑到61号教室答疑解惑。
還沒走到辦公室,就被人叫住了。
“高教授,請留步。
”
聲音很熟悉,高振東轉頭一看,是羅教授。
羅教授自從槍挂榴彈的事情定型批産之後,就一直在搞末敏彈的事情,隻是需要找到高振東的時候不多,一直都挺順利的。
今天叫住自己,是末敏彈有結果了?
高振東一邊高興,一邊和羅教授打招呼。
“羅教授,你這是有什麼喜事?是末敏彈的事情?”
看見羅教授滿臉喜色,高振東猜想着道。
如果不是末敏彈有好消息,他應該不是這個樣子。
“對對對,消息有好有壞,總體向好。
”羅教授笑道。
“哦?說說看。
”高振東笑道。
羅教授先是遞給他一疊資料:“地面固定破甲試驗已經做過了,你看看。
”
這疊資料裡,有照片,也有文字報告。
高振東翻開看了看,笑了:“喲,這個還真是好消息,這個深度可以啊。
”
羅教授他們做的自鍛破片戰鬥部,在設計炸高以下,破甲深度不低于90mm,對于這個數字,其實高振東是很高興的。
别看一分米都不到,可是除了坦克的正面裝甲之外,能扛得住這個穿深的不多。
更别說西方這一代坦克,個個都基本上是脆皮,這時候正好是甲彈對抗,彈因為聚能破甲戰鬥部橫行,大占上風的時候,複合裝甲又還沒有大規模面世,真正投入使用的,實際上到現在就我們一種而已。
所以這年代的坦克,因為聚能破甲、導彈的出現,正處在“裝甲無用論”的這個論調盛行的節點上,大洋公約組織的那票坦克有一個算一個,基本上都脆皮。
以高盧雞的AMX-30為例,如果不論傾角的話,這貨的裝甲除了火炮防盾之外,正面裝甲厚度也隻有80mm,算上傾角也不過大概170~200mm的程度,基本上是除了欺負裝甲車,見了誰都要跑的地步,大約也就能欺負一下它傳統勢力範圍——非洲的那些小國家。
對了,這東西機動性不錯,跑得還算快,也許對于高盧雞來說,這東西還真就是最合适的,别看它打不過,但是它跑得掉啊。
至于其他位置,簡直沒法看,頂甲20mm,發動機頂部15mm,側甲30~40mm。
所以90mm的穿深,打AMX-30這種奇葩的主裝甲都綽綽有餘,因為這個90mm,是從上往下打的,AMX-30的主裝甲傾角,并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可以這麼說,